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把握“行为动词”之探微

作者:贾恒鹏




  在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地理教师对于“标准”、“教材内容编排”感到“力不从心”。究其原因,他们更多地关注了“标准”规定的内容结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而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没有很好的把握。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如何科学而合理地把握“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已成为新课程实施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疑难性问题。那么,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行为动词”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此的理解,以与同行商榷。
  
  (一)对于理解和把握“行为动词”的困惑
  
  “分析、举例、说明、运用”等几个“行为动词”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然而,很多地理教师对此却倍感困惑,具体表现在:
  1.把握程度存在困惑。在教学中,许多地理教师对于这些“行为动词”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感到难以捉摸。比如说,在“必修一”中的“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之“分析”,对于让学生分析到何种程度、应重点分析哪些内容,存在各行其是的状况。
  2.课堂落实存在困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于那些笼统、含糊的行为动词难于把握,因而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教师心中无数。尤其是当这些行为动词具体到某一地理知识时,地理教师面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究竟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或者说是,究竟能达到一个什么效果,许多高中地理教师有些“迷茫”。
  
  (二)对于“标准”中“行为动词”的合理理解
  
  1.对于“分析”一词的理解。“分析”作为一种学习或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把一件事、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其实“分析”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将地理事物分解开来逐“块”或逐“点”认识,这也是课标所期望的结果。例如,高中地理教学使用比较多的是“影响因素”分析,就是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看一件地理事物存在的理由。
  2.对于“运用”一词的理解。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运用”应该还包括“结合”、“联系”的内容。“运用”强调让学生学会使用资料来阐述对某一原理或规律的认识,而避免死记硬背理论的知识。同时,也有帮助学生学会在不同地理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作用。
  3.对于“举例”一词的理解。“举例”,有减少教学内容要求、降低课程难度之意,同时也用来引导地理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变的意思。对某些问题来说,学生只要能够举出例子说明就可以了,不一定去“死记硬背”成套的地理原理或地理事实。
  4.对于“说明”一词的理解。根据课程标准里的具体内容,“说明”主要是“解释”的意思。“说明”与“分析”相比,前者更多的含有表达出来的意思,在思维活动的水平上,“说明”要低一些。例如,“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只要解释清楚洋流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就可以了。如果是“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则不仅需要找出主要原因,还要建立各个方面之间的本质联系。
  总之,“标准”频繁使用“分析”、“说明”、“运用”、“举例”等行为动词,从它们的含义来看,具有降低学习难度的导向作用。
  
  (三)对于“标准”中“行为动词”的正确把握
  
   1.从研究的角度去把握“行为动词”。一方面可以在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中加重教育原理和教育心理学的分量,使之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本校优秀老师根据“课标”、“高考方案”、“教师用书”以及学校的实际来研究这些行为动词在每一节中如何把握,并编写出具有学校特色的、适合本校执行课标和适合学生的学案。
  2.从学情角度去把握。在教学中,学校并没有一个相对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目标,如针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鲁教版)一课,有些老师用二课时,有些用四课时;有些老师只就教材教教材(初次教学的年轻教师居多),长期低标准运行,而有些则把目标提到了学生很难接受的目标(长期从事高三教学而回到高一教学的老教师居多)。对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标准”规定: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鉴于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状况,在高一阶段可拟定“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作为学习目标之一,对一些优等生强调认识现象本身的规律及其成因以及应试技能;而对于差生,只要求了解现象就可以了。对于上述章节的内容,在高三阶段,则强调“分析”,补充相关计算及大量综合渗透。
  3.从“高考”的要求“高度”去把握。对于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例如“分析”,到底“分析”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任务,很难把握。目前,市面上的课外复习资料大部分只是原来教材练习内容的改头换面,内容没有实质的变化。所以,教师可以多研究近几年高考题或上海、江苏、广东的高考试题或模拟题。
  例如: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3.
  
  图2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
  C.③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
  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课程标准的内容: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从图例可以看出,该图上层是石灰岩为主的喀斯特地貌,中间是水平的页岩,底层是砂岩和砂页岩。从岩层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该地区在地壳运动中经历了沉降、上升、再沉降、再上升的过程。在第一次沉降之后,受内力作用形成了褶皱构造,并上升成陆地,在长期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外力作用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等内力地貌在外力作用下基本趋于平坦,随后该地区又出现了下沉运动,在其上沉积了页岩和石灰岩,随后该地区又上升成陆地,形成图中地貌。
  所以,教师在授课中结合高考题,对本部分的内容重在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如果基于对高考题的研究,那些行为动词或许就不再模糊了。
  总之,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标准中的那些行为动词,才不至于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出现偏差,以致于对知识能力的要求过高,导致教学难度过大,从而背离“标准”的初衷,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