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拓展历史课堂 激发学习兴趣

作者:冯跃升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学生活动的心理动力,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拓展历史课堂,文史结合,利用电影、电视剧、小说,利用学科知识的联系,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拓展 历史课堂 兴趣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但却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即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也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不仅仅是作为观念形态的认知活动,它要求学习者必须全部身心的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激发兴趣是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拓展历史课堂,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一)利用文史结合增强学习兴趣
  
  历史教育的前辈们总强调文史结合,其实无论如何,现存的史料有相当的部分是由文字记载的, 学习历史必须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反过来说,在中华文明浩瀚如烟的文学中间也蕴含了许许多多的历史知识。而学生在经历了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学习过程,已经掌握有足够的史料来加以运用。如在学习春秋五霸时,便可设计用《崤之战》来导入新课。学生发现所讲的内容是自己所了解的并且还有一部分是自己想知道但尚不了解的,就能立刻投入到课堂中,枯燥的讲述立即变成了有趣的讨论。再如,学生由于时代的变迁对历史人物缺乏应有的尊重,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对于伟人必要的了解。基于此,在学习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时候,教师应有意识地将鲁迅等伟人的一些精辟论述列于课堂之上。这样既让他们学到了历史知识,又让他们觉得历史知识原来在其它学科上也是“有用”的,从而增强了历史学习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成绩是学生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历史教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总结历次考试和高考的得失,笔者发现应用其语文课的有关内容来分析试题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历史考试中的材料题和语文考试的阅读题有许多的相通之处,可以彼此借鉴。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在思考对比之后,往往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此外,联系一些学生熟悉的俗语、诗词等都能收到活跃课堂的功效,让历史课堂变得有趣起来。总之,就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功底来引导其学习历史,而不使其觉得历史课单单是老师讲给其知道的一些历史事件的集合。
  
  (二)利用历史媒体增强课堂趣味
  
  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因此,很多的历史事件单单靠一张嘴是很难让学生明白其前因后果的。尤其是遇到时事激荡的时代,在相同的时间各个国家、各位英雄相互影响,彼此交错。而这往往是学生最为感到困难的时候。由难而惑,惑而无趣,正是历史课堂难以吸引学生的原因。借助较为符合史实的电影和电视剧就可以把困难的事情变得简单而有趣。例如,一部《爱国者》可以把《北美独立战争》各个相关知识点诸如奴隶制度的存在、黑人在北美独立中的作用、启蒙思想与美国独立、民兵与游击战等演绎明白,使学生立体地感受到英美法之间的彼此影响。而一部《茜茜公主》把分散在教材各处的德国统一、意大利统一、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融合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中。同时,再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分析寻找电影中所存在的与历史教材和知识体系相矛盾的细节,能更进一步地加深历史知识,在趣味中巩固所学。另外,小说是学生中普及率非常高的一类书籍,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金庸先生本来就具有极高的史学造诣,其各部作品中在这些方面也表现的十分明显,历史课堂完全可以以此大做文章,在分析和讨论中深化所学知识。与之类似的还有评书等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只要加以合理的运用,完全可以成为历史课的得力工具。
  
  (三)利用学科联系增强知识融合
  
  历史是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学生感觉历史课无聊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历史事件是很空洞的,不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在何时何地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于多种因素所造成的,并非历史课一科在短时间所能扭转。但是,如果只是抱怨客观存在无疑是徒劳的,不如在现实情况下采取多种方式来扭转这种局面。有重点地结合政治、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是必要的,同时这也可以让课堂有趣起来。
  学生往往觉得自己的各科教师互不往来。如果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引用了另外一科的相关知识,他们马上就会兴趣倍增,并且刨根问底。遇到这种情况,可就势引入相关领域并结合适合的历史事件加以分析。比如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这一课的学习当中,就可用哲学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用来解释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有关问题,事实证明能收到较好的成效。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地图来学习历史更是深受学生的欢迎。
  在历史课堂中也可适当运用其他学科的有关术语,降低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难度。如租界、租借地、势力范围的关系就可引入数学中“子集”的含义。另外,政治中的价值规律、通货膨胀,尤其是哲学常识和政治学常识更是历史学习的必需手段。这样既增加了学科之间的渗透,也能改变“历史无用论”、“历史与现实无联系,与其他学科无联系”的错误认识。
  
  (四)采用灵活方法增强学生记忆
  
  历史课所以让学生感到困难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历史史实的记忆问题。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际,太多的历史史实需要记忆。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就成为活跃课堂的必要措施。可以采用自编口诀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如《天津条约》开放的十处通商口岸,学生很难记住名称和位置,教师可用“天约(《天津条约》)开放十口岸,南(京)镇(江)汉口加九江,沿海营(口)烟(台)加上汕(头),岛上还有琼(州)、台(湾)、淡(水)”,这样就达到了化难为易、便于记忆的效果。历史教材中有些知识点彼此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学生识记起来比较困难。比如教材中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巴黎公社革命的历史意义等,可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并把这几个关键词联想成一个短小精干的故事或笑话,能有效地加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