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作者:麻炳铃




  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春风扑面而来,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在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多元。我们惊喜地发现,以往的“鸦雀无声、纹丝不动”的课堂变得“畅所欲言、热闹非凡”。然而在这看似热闹与精彩的背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与课后完成的作业效果产生了明显的反差。这让我们又不得不扪心自问:课堂教学真的有效了吗?应该如何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谈谈笔者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课堂上要善于激活学生认知经验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奥苏泊尔也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有效的教学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 “生长”新知识。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学
  生已有了通分、分数基本性质的了解。可先出示“ 1/2+1/4= ?”后,让学生先动手试试,部分学生开始得出 的答案,显然这种答案是受整数加法的影响,即把分子和分子相加,分母和分母相加。此时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算式的特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之前我们学过的是同分母分数加法,你能不能把它也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相加。”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终于激动地说:“老师,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上述案例证明,只有当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被唤醒,并把所学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才会有真切的体验,也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真正有效性。
  
  (二)课堂上准确把握所提问题的针对性
  
  新课程下在数学课堂中,虽然开放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但是也应该把握好所提问题的作用,而不要把问题提得过于广泛。这样学生在回答时也才不会回答得不着边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在执教北师大版第八册《文具店》一课时,有位教师先出示购物情境图,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也许是四年级的学生认为如果再提一步的应用题,是不是也太简单了一点。所以,学生所提的问题大都是二步、三步甚至更多,而且题型多种多样,有加有减,教师请了一个又一个同学,却未能达到教师所要的答案,最后教师只好自己又重新提出:“你们能不能提出一步的乘法应用题。”这时学生才终于明白老师要的不是这些,而是一步的乘法算式。还有诸如“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等等。这样的问题在老师当中已成为“口头禅”,然而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真的有效了还是成为一句空话?教师应该好好设计更有针对性的问题,把问题的范围缩小,变得更有针对性,这样才能为教学更好地服务,才能使课堂显得更富有生命力。
  
  (三)课堂上正确处理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大多数人认为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最好的方式,是最有时代感的教学方法,其他的就很落后了,但也有部分教师认为“一支粉笔闯天下”。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有片面性。现在看来,探究性学习并不能可以完全取代接受性学习,而且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都显得很重要,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可能更有实际的意义。其实,应该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在各个不同教学的内容中选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学得轻松、高效。例如,李鹏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这节课的设计有一个地方让人印象最深,即韦恩图的形成过程。当李老师引导学生分别把参加篮球赛和足球赛的小动物整理在表格里后,这时李老师请一个学生上台把参加篮球赛的动物圈在一个圈里,把参加足球赛的也圈出来,说说这两个圈所表示的意义并进行比较,然后请电脑帮忙整理。接着李老师又反问学生:“现在你还记得这两个圈里的动物分别表示参加什么比赛的吗?”适时引导学生做韦恩图还应标出各部分名称,才能看得更清楚。最后,用课件把这个韦恩图变得更漂亮一些。这样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正确处理好了学生学习的方式,相信学生对韦恩图的形成过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有一位老师也上了这节公开课,却让学生花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去创造韦恩图,结果后面完成不了教学内容,而且学生最后也没有创造出韦恩图,个别同学也只是模仿教师在课件上提示的各种动画韦恩图。显然这两者的处理方法后者是比较低效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处理好有意义的接受性和探究性学习两者的关系,该让学生研究时放手给学生研究,不需要的地方绝不浪费时间。
  
  (四)课堂上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知识的结论,又要重视知识的来源、知识推导的过程。虽然这样有时会比较浪费时间,但是这样学生对知识会更深刻更有持久性,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如在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总复习》时,除了复习表面积和体积公式以外,最重要的是应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课堂上可以不要求学生照书逐字逐句的说出来,把意思基本表达清楚就可以了,这样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怎样进行复习、整理学过的知识,懂得知识间的互相联系。学生不仅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这将使学生终身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如果教师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激活学生认知起点,准确把握所提问题的针对性,正确处理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知识结果更重视过程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能帮助学生快乐、轻松、高效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