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有效的课堂源自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作者:孙 钢




  课堂教学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是教学的费时低效甚至无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互动和共同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要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大胆超越和即兴创造。日前,笔者有幸代表华东六省一市参加了在湖北武汉举行的全国生物优质课评比总决赛,经历了备课、上课、观摩、点评等诸多过程后,感受颇深。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教学需要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一堂好课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整以实现最终的理想效果。本文试从这一方面谈谈笔者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课前的准备与预设
  1.课题: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2.教学重点、难点:①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②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教学策略:①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②采用直观、讨论、演绎、比较等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教学思路:①第一环节:探究细胞膜的组成成份,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并使学生领悟科学家的严谨推理和大胆想象;②第二环节:探究细胞膜的组成成份的结合方式,让学生体验实验技术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现象、推测结论进行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③第三环节:模型建构及修正完善,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以及对信息处理、动手、准确表达观点的能力。
  (二)课中的生成与处理
  在上课的过程中,课堂教学过程并没有完全按照原先设计的方向发展。
  【片段一】材料分析并结合学具推演,各小组学生成功的推导出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应为头朝外尾相对的磷脂双分子层。那么蛋白质分子又是如何分布的呢?展示科学史料,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呈现“暗—亮—暗”三层结构。学生根据这一现象,利用学具摆放蛋白质分子的位置。很多小组将蛋白质分子放在磷脂分子层之间。
  【片段二】通过课件又显现冰冻蚀刻技术处理细胞膜的图片,要求学生修正自己构建的模型。几乎所有的小组都把刚才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两侧的蛋白质分子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中。
  【片段三】当让学生举例说明膜的流动性时(准备了变形虫运动、质壁分离、细胞生长等课件),学生回答是鸡蛋的蛋黄用筷子轻轻碰时,会有一定的变形。
  这些环节的教学过程并没有按课前的预设“顺利”展开。罗伯特森的单位膜应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蛋白质应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冰冻蚀刻技术处理细胞膜后的现象只是说明有些蛋白质是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而不是全部。学生的回答没有涉及变形虫运动等例子,课前准备的课件还播放吗?如何纠正学生在自我探索过程中的偏差?如何处理他们那些“出人预料”的回答?这些问题处理的实质就是当前教学改革中面对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中心;是重固有知识的应用,还是重发展探索的过程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并没有用“你再思考一下?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意见吗?”等冠冕堂皇的策略性语言搪塞过去而是选择了继续探讨。
  (三)课后体会
  听了专家对这堂课的点评,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并能应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再到“创造学”,把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精神放在首位。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变教案为学案。教案既要有教师的教学过程的活动、教法,又要有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学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思考、质疑、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2.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改变单一的灌输教学,学会倾听学生的不同声音。课堂上教师要沉得住气,舍得让学生说,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即使学生课堂上发言是错的,教师也要继续给学生陈述的机会,以便找出出错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切莫打断式的“引导”或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课堂话语权不能让几个优等生独占,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平等的享有,真正把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落到实处。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变换多种教学方式,如讨论参与式、问题解决式、小组活动等。课堂中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结合,让学生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用逻辑推理和直觉、体验等非逻辑思维来对知识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
  (四)反思与提升
  课堂之所以充满活力,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非预设生成,积极的对待,冷静的处理。
  1.重视课前备课。教师不能错误地认为,既然课堂是生成的,那就应该简化备课。殊不知,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因此,应对备课提出更高要求。在备课中既要关注教材,更要关注学生。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思考角度、生活体验等,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2.改变教学思维方式。教学思维方式是教学行为的内在根源,教师应实现从预设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的转换。在预设性思维统领下,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只表现为严格的按照规律进行教学,然而这样的教学是没有创造性的,教学井然有序但却显得呆板和沉寂。这样的课堂教学虽然也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也限制了教师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所以其功能与作用是有限的,是一种低效教学。生成性思维关注的是一次次具体的教学行为,是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过程,它注重学生的感受和表现,追求教师的选择与创造。在生成性思维的领域中,教学是依赖情景的、灵活机智的、动态生成的。
  3.追求精心的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合理利用。教学活动虽可预设,但并不是绝对由预设来决定的,教学活动还有生成的一面。在教学过程中,预设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组织形式等还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甚至被完全否定,这正是教学活动需要重视其生成的一面。事实上,当预设遇到生成时正是教学活动出现精彩场面的时刻,也是真正好的教学活动的表现之一。因为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的预设性。同样,因为教师的成人性、专业性、引导性决定了教学活动容易被教师所掌控而陷入纯预设的陷阱。相反,因为教学活动的艺术性,创造性、智慧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学活动具有不可避免的生成性。学生是未成年人,并被作为教育的对象,这就决定了教学活动中生成的困难与不易。有效的教学活动就是要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并保持一定的张力,既不能一味地让预设性教学独霸课堂,也不能任意地让虚假的生成浪费教师与学生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在教学活动之前认真地备课,科学地预设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组织形式等,又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特点,给学生参与、思考、表达的机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学生所需要的、所能理解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总之,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静止的教材文本,更要重视动态的“人”的文本。让精彩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在课堂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在课堂学习的环境中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