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视角下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作者:杨 宁 包正委




  [摘要]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变革是根本。信息技术为学生思维发展构建了新的学习环境,有效课堂管理为学生思维发展创造了自由空间。本文详细阐述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这几个条件,并最终得出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模型。
  [关键词]学生思维发展 课堂变革 信息技术 课堂管理
  
  自信息技术出现之日起,人们就意识到了它将给教学和学习带来的积极影响。信息技术最常有的角色是在课堂中作为信息传递工具将信息呈现给学生,其隐含的假设是学生可以“从信息技术中学习”(Learn from technology),信息可以从信息技术传递给学生,就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一样,学生从信息技术那里学习信息技术所“知道”的内容。然而,现实的研究已经无数次的表明,学生从信息技术那里接受知识的效果未必优于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的效果。那么,究竟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价值何在?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呢?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教育改革应该朝着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这个方向,始终把教会学生思维作为自己肩负的最终使命。课堂是学生在学校活动的基本场所,教育教学的改革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改造,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完成学生知识的积累,更要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学会问题解决,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探究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协作与对话的课堂。信息技术的出现要在学生生活的课堂上促进课堂的深刻变革,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与知识建构,为学生思维发展创造环境,提供工具。
  
  (一)课堂变革——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核心要素
  
  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的话,那么这种改革就不能说是彻底的。过去,我们常常把教师的课堂行为类比成表演的艺术,把课堂当作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没有或是甚少参与课堂活动,仅有的参与只是知识和技能的重复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中失去了独特的个性,失去了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渐渐在降低,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渐消失。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课堂教学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们进行探索和创造。
  1.关注学生的问题探究与主动参与。学生只有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积极地处理事物、使用情境中的工具及观察他们操作的结果,解决问题,探究知识,进行更加高级的思维活动,才能获得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智慧特征,将知识点转化为学生探究的问题,精心设计活动,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主动探究外部信息,获取知识。
  2.关注学生的对话协作与多维互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对话与协作,仅仅依赖独立学习难以使学生形成更自然、更具活力的思维模式。而且学生所持有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一方面表现出与成人相异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受着成人的引导和影响,表现出认同成人价值观的特点。学生的这种特性要求学校各群体间的多维互动,缩小各群体间文化的差异。这种多维互动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还应该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有时,在群体中活动的学生还需要有机会在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知识背景中,与他人产生对话与协作,协商出关于任务的一致性理解,在完成任务所使用的方法、策略方面达成共识。
  3.关注学生的练习反馈与知识迁移。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既包括“学”也包括“习”。课堂练习是学生课堂独立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一方面能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及时暴露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应用上的不足,以使师生双方及时订正、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因此,及时、准确的练习与反馈在课堂活动中仍有一席之位,但这样的练习与反馈要以学生的知识运用与迁移为本。
  4.关注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当创造者感受到别人能够容忍或尊重他的异常行为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更进一步的赋予创建的思维就会得到鼓励。课堂中为学生创造“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拆除教师与学生之间壁垒森严的藩篱,用平等、民主来对待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学生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畅所欲言,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创新也才能应运而生。
  
  (二)信息技术——构建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撑环境
  
  近年来,教学领域出现了大量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指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如基于问题的学习、抛锚式学习、认知学徒制和基于项目的学习、网络主题探究学习等,这些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开放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为这种开放的、提供学习给养的环境构建提供了支持。例如,直接操作界面使学生能够用图形表征系统模型,学生可以用数码照片或自制图形来说明他们所研究的系统,用概念图(Concept maps)工具表征系统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用电子图表工具表明现象与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使学生通过操作变量,直接看到变量变化后的结果,以论证他们的假设,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反思问题解决过程和合作交流的手段。
  1.信息技术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使其愿意参与、主动学习,信息技术需要为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构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成为信息技术支撑学生问题解决的关键。这种问题情境中的问题与传统教学中的问题有着本质区别,传统教学中的问题更多的是作为已经学习过的概念和原理的强化物,而信息技术构建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学习问题的目的是要学习问题情境中隐含的知识、概念和原理。信息技术构建的问题情境需要包括三个要素:
  (1)问题境脉。即问题产生的背景、涉及的人物、事件,问题界定和解决所需的资源,包括文本的、声音的、图像的、视频的等。信息技术构建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库,学生可以在问题解决实践中获取和利用信息,为学生的实践和知识获得提供了支持。信息库的组织方式应能支持他们参与各种类型的活动,提供给学生活动过程中所需的文本、图表、声音、视频等信息资源。
  (2)问题结构。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隐含其中,问题的提出需要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完成,有趣、吸引人,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动机。Rob Foshay & Jamie Kirkley在美国教学设计专家乔纳森对问题类型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良构问题、适构问题(Moderately Structured)和劣构问题的特性。良构问题依靠陈述性知识,缺乏迁移,通过实践,任务通常变得自动化;适构问题需要在情境中智力建模、问题呈示和类比、抽象推理、评价等技能,产生强迁移;劣构问题需要更加广泛的知识经验,大量使用抽象、类比、符号推理及认知弹性,劣构问题教学必须帮助学习者界定问题的情境和目的,提供多样化实践的机会,迁移最强。
  (3)问题操纵空间。学生需要对界定的问题产生问题解决的方案假设,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操纵问题变量的机会,使学生可以操纵问题元素之间的关系,观测结果。
  2.信息技术搭建学生思维发展的脚手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教师、专家和同伴已不再局限于“人类范畴”,信息技术也可以充当个体认知发展的“伙伴”,与教师、学习同伴等共同发挥作用,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