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普通高中课程选择性实施障碍分析

作者:刘 林 姜连国




  [摘要]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选择性的实施障碍表现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性指导,实验区高考方案的两难指向,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功利性与简单化,学生选课心理的不成熟。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育专家们的理论研究、一线教师的探索实践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协调。
  [关键词]课程选择性 实施障碍 高考方案 课程设置 选课心理
  
  高中新课程强调课程的选择性,要求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可供不同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要求学校课程要灵活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显著的特色性突出学校办学的宗旨和方向,同时更要以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新课程在不同省市的实施,课程的选择性在操作上的障碍也逐渐彰显出来,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性指导
  
  课程选择性在实施过程中离不开政府行为,政府通过控制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模块组建来调控普通高中学生的选课,并调控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评估和检查,组织学校选课指导教师的培训。虽然政府参与普通高中学生选课指导具有必然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但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容易变调控为指令。例如,课改省区的大部分地市为加强对市属重点高中的管理,每一学期的期末考试都采取联考的方式。这种联考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就各学校而言,选择参加联考的同时也就丧失了课程选择的自主性,各学科只能按照联考指定的范围开设相应模块的内容。而且,学校参加联考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自愿的,这就导致了全市课程设置上的一刀切,限制了学校课程开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再如,新课程方案采用学分制对高中学生进行学业认证,并且将认证资格下放给了学校,但在具体实施中,相当一部分地市都采用了类似于会考的方式,对各门通用课程分阶段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学业认证考试。显然,参加这种学业认证考试的学生,自主选课的空间是很小的。
  
  (二)实验区高考方案的两难指向
  
  新课程的实施必然带来高考方式的变化,仅就课程的选择性而言,在高考试卷组成、分数分布、题型题类等方面也有相应的体现。从2007年各省的高考实践来看,课程的选择性在高考中多是通过采取长卷命题的方式,通过超量给题、限量选做来体现。这种考试方式虽然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但对于学生来说,在选课时必然面临两难的选择。下面以山东为例具体说明。
  依据《山东省2007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鲁教招字[2004]10号)和教育部的批复意见,山东省2007年高考采用3+X+1模式,“3”指语、数、外三科,各150分;“X”为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分值各为240分,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科,是报考文史类、文科艺术类考生参加的考试,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是报考理工农医类、理科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参加的考试;“1”指基本能力测试,不分文理科,卷面分值100分,以考生实际得分的60%记入高考总分。上述考试结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整体上体现了文、理的选择性,学生可以在高中起始阶段或学习进程中通过选科来实现。但具体到部分科目的试卷结构上,两难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根据《山东省2007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各科考试说明》(2008年的考试说明基本上没有变化),语文、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试卷中都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语文的选做题包括四个题组,分别是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来自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四个选修系列,每组均为12分,学生任选其中两组作答;文科综合的选做题部分全部根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选修模块内容命题,因政治教材尚未全部到位,目前暂定为15个模块,最终将达到18个模块,列入考试命题范围的每个选修模块均单独命制一道题目,每道题目的分值均为8分,要求每位考生在三科均不能出现零选择,必须从中任意选取6道题目作答;理科综合的选做题部分,是针对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共8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命制1个试题,每题8分,学生从中任意选做4道题目。从上述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安排不难看出,学生在新课学习阶段,对待选考模块上可以有两种选择,按高考要求选做的题目数选修自已相对适应的模块,可以大大减轻学业负担。但在高考时,万一在某一模块出现不会做的题目,则在该模块上投入的所有心血付诸东流,而且在考场上没有任何弥补的机会;多选一个模块,在高考中就多一次选择的机会,但同时又给新课学习加重了一份负担。是“专”还是“博”,这种两难抉择已经在高二年级学生中突出地表现出来。
  
  (三)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功利性与简单化
  
  我国新课程高中选修课的设计模式虽然体现了模块化、多样化、层次化、弹性化的特点,实行了学分制,但在选修课的实施上,受教师专业局限、课程理念、学科壁垒等因素的限制,各高中学校主要还是实行传统的选科制模式。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的改革和调整,整体而言,虽在个别领域有所突破,但还是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致使我国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考评制度都难以适应信息化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挑战。新的课程改革对传统的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个人的适应性。新课程给了学校很大的自主性,但在现行条件下,由于高考升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受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功利性的一面。比如,只开设与高考密切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而将学生终身发展、综合素质和个性需要等因素放在很次要的位置,甚至弃之不顾。同时,由于普通高中学校受课程资源的局限,在选修课程设置上也受到资金、设备等因素限制,使得“开全上好所有的选修课程”只能成为一种追求的目标。另外,师资问题也是困扰大部分学校的一个普遍问题,由于近些年普通高中学校规模的非常规膨胀,使得各学校师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适应课程多样化设置的需要,尤其是综合课程的师资严重短缺,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通用技术教师,通用技术课只能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开设,由理化生等科学科目的老师代课。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是高考不考的课程,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除上述因素外,从教师角度来说,部分教师也会为了班级的管理方便,而让学生相对集中地进行选择,或更注重学生当前的成绩表现而不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
  
  (四)学生选课心理的不成熟
  
  虽然高中新课程的选择性在理论上和政策上都有明确的规定,但要将这种选择性落实到学生身上,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新课程采用模块式的设计,学生选择课程的空间突然加大,由被动地接受课程到自主地选择课程,这对所有普通高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而相应的,高中起始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处于青年早期的高中学生,尚不能做到对自身的全面认识,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缺乏全面的分析,对自己的长远发展、人生追求还没有形成整体的规划。在这种情况下,选课时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不能将课程的选择和今后的发展协调起来,易受同伴群体、教师、家庭和社会舆论、就业导向等因素的影响;选课后也可能出现自我规划、自我能力的欠缺,不能很好地处理课程的时间分配问题,或者对课业困难的准备不足,意志力薄弱,半途而废,仓促做出决定或经常变更决定。与此同时,对学生选课心理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教师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即使对学生开展选课心理指导,也不过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应尽快展开与学生选课相关的心理调查与测验,深入研究学生选课的心理过程、分析影响学生选课决定的心理因素等,形成学生选课指导策略,更要加强对高中教师的选课心理辅导培训,普及最新的选课心理研究成果,提升他们的理论层次,从而为学生选课提供有效的帮助。
  新课程选择性实施中的上述障碍,与其他的新问题一样,是新课程实践中的必然现象。与一般学术性问题不同的是,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有赖于教育专家们的理论研究和一线教师的探索实践,还要依赖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协调,只有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课程选择性的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师保国,许晶晶.普通高中选课的心理学背景与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06,(1).
  [2]娄立志,张金泉.试论普通高中学生选课指导中的政府行为[J].课程·教材·教法,2005,(7).
  [3]潘洪建,曹汉斌.关于高中选修课几个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5,(7).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