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浅谈地理课堂“开场白”的设计

作者:张建军




  新课程的实施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下,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起一个引导作用、一个协调作用。教师要把自己从“前台演员”退居到“后台导演”的位置。如何导演好一节课,成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上好一节课,自然少不了“开场白”的设计,设计好了,自然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也能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
  地理课的“开场白”是教师进入新课时,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和建立知识联系的教学行为方式。作为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它具有酝酿情绪、带入情境、集中注意力和渗透主题的作用。巧妙的“开场白”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并为学习新的地理知识做好铺垫,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地理课“开场白”。
  
  (一)“温故”“开场白”
  
  又称复习“开场白”,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从而将学生带入新的学习活动中的方法。这是目前地理课堂中最常用的“开场白”方式。设计温故“开场白”时,既可以是完全由教师叙述式的复习和引入,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从学生的答案中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例如,初中地理“我国的河流”一课的复习“开场白”——师:我国的气候有哪些特点?生:(回答)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国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以及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河流是气候的产物,我国的这种气候特征对河流有什么影响呢?我国的河流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讨论的问题。这种方式承上启下,既可以复习旧的知识,又可以为新的知识铺路搭桥,巧妙而富有启发。问题一提出,就能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极回忆和思考,从而集中注意力,兴趣盎然。
  
  (二)情趣“开场白”
  
  课前,教师设计一段引人入胜的材料,作为一节课的开始,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对新课产生兴趣。这段材料可以是谜语、音乐、诗歌、传说、故事等。例如,在学习“长江”一课时,开始就以“长江之歌” 开场,让学生在荡气回肠的歌声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同时,歌词的内容也可以辅助教学:“你从雪山走来”中的“雪山”是什么山,“你向大海奔去”中的“大海”指什么海,在这里可以埋下伏笔。又如在学习“我国的民族”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地理故事包罗古今中外,其开场作用不可忽视。例如,在学习我国的季风时,笔者先给学生讲了孔明借东风火烧赤壁的故事,从中引出了季风的概念。又如,一位老师在讲洋流时先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军在直布罗陀海峡戒备森严,但德军潜艇关闭了发动机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得通过了该海峡,袭击英国舰艇,给英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德军潜艇是怎样通过海峡的?今天我们来解这个谜。这样的“开场白”无疑会象吸铁石一样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利用诗歌设计新课“开场白”,能创造一个美的意境。在讲“山地气候”时可以引入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让学生看到平原与山地的气候差异。又如,讲“地球的运动”时,以毛泽东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开场白”,为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点明课题。还有在学习我国的季风气候时,可以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为“开场白”,这里的“春风” 指夏季风,夏季风从我国东南沿海吹来,由于路途遥远,加上山脉的重重阻隔,使之不能达到我国西北地区,并明确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大致界限。
  谜语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我国的行政区划时,笔者是这样设计“开场白”的:同学们喜欢猜谜吗?让我们来试试看,打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碧波万顷(青海)”、“船出长江口(上海)”、“双喜临门(重庆)”、“大河解冻(江苏)”,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三)时事新闻“开场白”
  
  就是把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热点时事,国际、国内或身边的新闻与书本知识密切集合,设计成精简的“开场白”。许多心理实验表明,学习者感兴趣的是与他过去经验有联系但又有新颖性尚不了解的东西。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对他们最关注、最好奇、最感兴趣而又似懂非懂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中东”时,笔者是这样设计“开场白”的:半个世纪以来,中东一直是地球上最“热闹”的地区之一,阿以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尽,两伊战争的创伤还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巴以冲突还在加剧,海湾战争又爆发了,随着战争一次次的升级,那里的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到处是废墟,处处可见“人体炸弹”,战争之多为世界之少见。这里为什么一直冲突不断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地区。再如,学习“水污染”时,以太湖污染为切入口,一下子拉近了新闻与课文的距离。还有,在讲“天气与气候时”,可以以当天的天气预报为前奏。这样的例子可以很多,由于这些内容学生接触的比较多,或者就发生在身边,可以很快使学生进入课堂角色。
  
  (四)设疑“开场白”
  
  上课开始,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悬念,让学生带着这些悬念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使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开场白”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特点出发,做到自然合理,针对性强。例如,在学习“海陆变迁”时,可以这样进入新课: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山中的岩石层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而且在海拔4000~6000米的高度,发现了今天只能在低于2000米高的地方才能有的植物化石,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浓厚兴趣。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还可以采用读图“开场白”、旅游“开场白”、板图“开场白”、演示“开场白”、直观“开场白”、电影“开场白”等方法。课堂“开场白”的方法无固定的模式。教师进入正题时要因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应用也要灵活。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灵活多变地运用方法,切忌走过场,摆形式,千篇一律地引用。“开场白”要简洁,运用的时间要短,开场即止,不要冗长、拖沓,其目的是要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良好的教学情景之中,切忌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