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用螺旋式组合问题情境 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徐 治




   [摘 要]历史课堂的关键在于问题情境的设置,而实现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则在于问题情境是否真正合理有效。本文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利用螺旋式组合问题情境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做法,即把待解决问题分解为数个小问题或小情境,使学生在应对小情境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到有效的帮助信息并从中受到暗示,最终顿悟目标问题。
   [关键词]历史课堂有效性 组合问题情景 格式塔理论
  
  新课改以来的历史有效性教学研究在全国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响应,以赵亚夫、聂幼犁教授等牵头的全国历史新课程研修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多有效性探索都是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强调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夏辉辉老师强调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即准确具体有启发);卢阳老师强调情感态度在历史有效性教学中重要作用。笔者非常赞同叶向红同志在《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视点》一文中所阐述的观点: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
  螺旋式组合问题情境就是指通过设置几个与该重难点的密切相关的前置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最后导出要解决的问题,并通过顿悟的方式获得真知的方法。由于它在形式上采用的是螺旋式推进的的手法并以组合为外在表现形式,故此命名。这种情境模式的根据是著名的“格式塔”理论,主要借鉴的是其“完形说”和“顿悟说”两种子论。“完形说”强调的是事物或知识之间的联系,认为学生必须将零散的知识构筑起自己的完形(即知识体系)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也才能真正使其牢固和清晰,真正实现知识正迁移的效应。
  “螺旋式组合问题情境”的前置问题是为解决最终问题做导引工作,它们和目标问题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关系,两者结合就可以形成一定的完形状态。最终学生在综合前置问题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实现了认知的“顿悟”。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启发的结果,类似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同时,这种螺旋式在方向上是可逆的,在讲新授课的时候采取迂回包围的形式最终突破重难点,而在复习课时又可以从一个中心点发散出许多相关内容。鉴于篇幅有限,这里仅谈谈在新授课中螺旋式组合问题情境的运用。
  
  (一)螺旋式组合问题情境的合理性
  
  1.它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规律。人的认知心理规律总是习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式组合问题情境正是通过唤起一系列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图式,最终认识到一个难度较大的新图式。
  2.它与新课程下高考的要求是契合的。此情境采用的组合的形式,其问题组又互相关联,这与近年来高考历史选修科的主观题风格非常接近。对于学生熟悉高考题型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3.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逻辑思维,从而锻炼出学生的分析事件的历史思维能力,并实现了“过程与评价”一体化。这种导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在广泛联系的背景下的思辩过程,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情境的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培养出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历史思辩能力。另外,它强调在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通过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实现了过程与评价的一体化效果。
  4.有利于发挥出历史古为今用、以史为鉴的现实功用。螺旋式组合问题情境能够在问题的设置上从当前问题适度延伸到现实,从而实现从古到今的平滑衔接。
  
  (二)螺旋式组合问题情境设置原则和策略
  
  1.抓住核心,选择操作性强的重难点。此情境适合课文中个别的难度较大抽象性较强或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在讲解自然经济等抽象内容或者苏联解体原因等重要知识点的时候。
  2.问题数量适中,难度较小。正如吴艳红老师在《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一文中提到的:提问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尽可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联系起来,做到适时、适量、适度。
  3.隔山打牛,层层螺旋推进,最终实现顿悟。在设置组合问题的时候,必须具备一个主要特征:相关性。即所有的外围问题(或叫前置问题)都必须是和目标问题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联系可以是因果也可以是平行或者递进等等。通过这些相关性问题的有序累积,到一定程度上自然引发学生对目标问题的顿悟。如在讲到重难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①自然经济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这两部分互相依存,构成了农民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②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大量外国工业品涌入,首先破产的是哪部分?③破产的农民只能流落街头,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只能怎么做?(充当廉价劳动力)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迫切需要中国的例如丝茶等原料,这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什么?(一定海外市场)⑤一定的市场和劳动力条件,一些有投资能力的官僚地主商人,这些都是哪一种新经济形式所必需的条件?通过这一系列的设问,同学们不但明白了“自然经济瓦解”的具体含义,同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产生的各种条件糅合到了一起,产生了关键性顿悟:“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形成。”影响中最难理解的部分由此被轻松突破。
  4.问题语言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解决欲望。记得有节《孔雀东南飞》语文公开课,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到底由谁来‘埋单’”?“埋单”源自广东方言,学生对这个词很敏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讨论非常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2006年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副理事长龚奇柱在闭幕词中就历史新课改向全国教师提出这样的疑问:怎样使历史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笔者认为螺旋组合式问题情境能较好地抓住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灵魂,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评价以及情感价值目标等的较好结合。谨希望以上探索能对各位同行能有一点微薄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叶向红.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视点[N].中国教育报,2007-3-23.
  [2]吴艳红.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8).
  [3]崔守红.全国历史新课程研修简报第5期[Z].2007.
  [4]龚奇柱.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闭幕词[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