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浅谈分层次数学教学模式

作者:何学文




   [摘 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数学在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了分层次数学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并从理论的层面对其进行了概括,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分层次 数学 教学模式
  
  在日趋数字化的当今世界,数学在各个领域全面渗透,数学和数学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提高每个学生乃至整个民族的数学素养,必须在学校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思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共同摸索出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勤思考敢发言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
  在小学面试入学的情况下,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学生“起点低、层次多、差距大”,这就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教师也有诸多不适应。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很高,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为提高成绩教师们难免有急躁和埋怨情绪。对比,教师必须面对事实,调整思维方式,尊重事实、遵循规律,寻求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笔者逐步形成一套分层数学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指导思想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数学教学,把每个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和有个性、有创造力的人来关注,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开放的教学活动,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学习了知识,还培养了能力。学生从厌学到愿学、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人人参与、人人受益。这就是“分层教学模式”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一)分层次教学的基本过程
  
  1.教师对教学内容精心研究、精心设计,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使自己的教学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让尖子学生冒得出,让更多学生迈大步,叫后进学生不落伍,使层次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充分发展。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引导他们确立不同的奋斗目标,对差学生要使他们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好学生,要在此基础上增加难度,加深提高,备课时预先选一些“全国奥林匹克竞赛教材”等书本的题,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计算能力。
  2.提前布置任务,学生充分准备,有备而学,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疑。
  3.课前对学生提出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做好准备,鼓励学生敢想、敢争论。课堂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讲解一些练习题,然后老师再补充指导。对有些应用题,如行程问题、利润率问题,请两名学生在讲台上进行表演讲解,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还要注意随时提问学生,并且展开讨论,让学生相互争论、踊跃发言。在争论中,学生们增长了知识、见解,锻炼了口才、胆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求异思维,使多数学生有了长足进步。
  4.互帮互学,共同进步。预先将全班分为若干组,一个差学生搭配一个好学生“秘书”,帮助差学生答疑解难,使后进生不落伍。
  当然“分层次教学模式”不能普遍适合于所有的课,主要以辅导课、习题课为主。这类课的缺点是课程占用课时多,课程进度不太好把握,对教师要求较高。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探讨
  
  1.“分层教学”决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育模式。“分层教学”涉及到探索一种以集体为基础的,在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两种形式之间架构的桥梁,实现二者优势互补,从而为知识层次不一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其发展特点的教学环境的大课题。
  2.“分层教学”追求知识层次不同的学生分层地、全面地得到提高。现代心理科学研究的重大成就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而多数研究者估计这种潜能的开发还不到10%,有的甚至认为还不足3%,原因是受社会条件、家庭环境、教学氛围、个性意识、自控力的程度、健康的人格素质积累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布卢姆研究的结论是:“只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学生的多层次,其实是他们的潜力开发暂时不同的反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分层说明了人基本的生存需要满足后,就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需要适度的满足感。学生更需要教师、他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成就感、价值感。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要为21世纪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有创造力的人才,就要为全体学生设计、提供水平适当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也要逐步转变为“以激励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给学生学习的自由,解放学生思想,使学生会学数学、学会数学,让数学使他们受益一生。
  “分层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尽可能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分层次地去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这是一个极具深远意义的新课题,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赵振威.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修订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
  [2]王仲春,李元中,顾莉蕾,孙名符.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