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让根植土壤的语文走得更远

作者:顾佩华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条既能反映课标精神,又能体现语文特点;既能凸显文本特色,又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有效路径——根植语文的土壤。它能“把儿童自身的内在语言热情引导出来,把语文学习内在的规律揭示出来,把学生内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发掘出来,提升出来,从而给学生带来意味深远的快乐幸福的生活方式。”惟有这样,才是“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才能达到“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的目标。
  
  (一)凸显语文的特点
  
  语文教学要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文本的内容和文本的语言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本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都是借助精美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唯有真正体会到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精湛,体味到它的艺术魅力,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的深处,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撞击。教师要在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怀,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得两者同生共构,相得益彰。
  窦桂梅在教学《游园不值》中的“怜”时,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明白了。这“怜”才便是真真切切地爱惜。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想象一下,叶绍翁这么地爱苍苔,惜苍苔,那他该怎么走啊?请你走一走,同学注意观察。走过来!
  (一学生小心翼翼地踮着脚走向窦老师。)
  师:你为什么这样走?
  生:因为不踮脚,印会更多一点。踮一下,印会少一点。
  师:踮脚说明你更爱苍苔,你怎么走的就怎么读。
  (生读。)
  师:同学们没有看到他表情。他的表情对着我。
  (师描述他的表情。)
  师:我是多么的矛盾,所以我就只能这样走啊!读得慢还轻。谁还有没有别的。我还可以这样走。
  (另一生走向窦老师,走得挺快,还跳着。)
  窦老师向听课的老师描述他的神态,问:你走得挺快,还跳着走,这是为什么?
  生:我不忍心踩着一点点。
  师:踩得快,印就——
  生:快就浅!
  师:听她怎么来怜苍苔。
  生读,“苔”读得特别轻。
  师:亲爱的同学们,来吧,我们自己就对苍苔这份怜——开始。齐读,很轻。
  师:看了一大片,现在舍不得,现在是印苍苔。好。谢谢同学们,这个“怜”字,同学们还有一份特别的感情。这里还有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杨柳不争春色,一枝红杏出墙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是陆游写的诗。那日叶绍翁看到想;陆游你写杏花,写春雨过后的杏花。我偏偏不写春雨,我写春雨过后的苍苔。所以这一句,我就要特别地重重的把我所见的我所喜爱的,浓缩到一个字上。那便是——
  生:怜。
  巴尔扎克说:“真正懂诗的人,他会把诗人在诗中提供的一星半点拿到自己心中来发展。”窦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词语,进行最真实、最深刻的阅读体验,使学生体会到诗歌深远的意境和作者独特的旨意
  (二)坚守语文的责任
  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有句名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已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语文是为学生的生命奠基的课程。这个“基”应该具有迁移作用或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成分,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必备要素,是潜藏着巨大势能的基础;这个“基”就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基本语文素养。
  1.感受浓郁的语文味。
  钟静老师是这样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的——
  师:西沙群岛的海里都有什么样的鱼,读给我们听听。
  生:朗读“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有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屏幕显示以上各种鱼的录像、文字)
  师:看到这些鱼你想说什么?
  生1:鱼真多!
  生2:这些鱼真美!
  生3:鱼真怪……
  师:那就带着你现在的感受,我们一起再来读课文。
  师引读:“西沙群岛的鱼真多呀,有的——有的——;西沙群岛的鱼真美呀,有的——有的——;西沙群岛的鱼真怪呀,有的——有的——;西沙群岛的鱼真有趣呀,(这一遍读时屏幕上的字幕消失)有的——”
  师:这段话是那么准确而逼真地描写了西沙群岛的鱼,大家已经把这段话背下来了,这就叫熟读成诵。
  师:西沙群岛的鱼远远不止这几种,让我们学着课文的语言来说说这些鱼,看谁说得活灵活现!
   (课件播放几种特点明显的鱼的录像。学生自由说,然后抽说。)
  在这里,语言的训练、语言的实践、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巧妙地融为一体。如此教学,就是简单高效地学习语文,发展语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感受跳动的脉搏。
  文本是个丛林,茂盛幽深,那么深邃神秘地诱惑着我们去探险,去走进它的深处。然而也很容易在其中迷路。教师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个披荆斩棘的过程。不断地探路,不断地摸索,直到最后,朝圣的路渐渐显现。教学《特殊的葬礼》一文时,笔者将课文的主题定位在“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上,因为课文中就有这样的关键词,但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第二次将课文的主题定位在“生存”上,从瀑布生存状况的今昔对比,可以感受自然生态的恶化,人类的生存面临威胁,从而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又感觉不够顺畅;最后将主题定位在“悲剧”上,由塞特凯达斯的悲剧引申到这实质上是人类的悲剧,最后发出“让人类的悲剧不再重演”的呐喊。课后作业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资料《趵突泉的喜忧变迁》,让学生从悲剧中解脱出来,看到希望的曙光,更好地面对未来!
  (三)展现语文的魅力
  语文的魅力是智慧火花的结晶,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语文的头脑思考语文现象,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教学问题,用语文的标准评价语文教学效果。
  1.智慧地推进。教材本身通常都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导向,智慧型教师的高明之处在意并不把一维的价值判断简单地强加给学生,而是尽可能设置种种机会把通向价值认同的路走得异彩纷呈。就像窦桂梅老师所言:“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无非让同学们看到一点风景,能沿着更多的视角,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在教学《生命的林子》一课时,临近结束时,学生基本认同了作者的观点:“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原本以为,教学任务完成了,价值引领实现了。薛瑞萍老师出乎意料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没有不喜欢竞争,觉得压力大的?”听者不禁叫绝:‘戏又开场了……“我们无法逃避竞争,第一要奋力向上,第二要以平凡的心态面对。在别人眼里我是太阳与烛火都不重要,做栋梁与柴薪也不重要,关键是要快乐地活着。”又如,在执教《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时,笔者试着删除了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悟,然后再将文本的最后一段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对比中得到启迪,在选择中不断反思,最终使学生的多元解读有了一个“求佳”的提升过程,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文本潜在的人文精神。
  2.合理地预测。预测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技能,学生借助有关信息的提示,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知识,对所读文章的内容预先进行猜测,然后加以证实或否认,进而达到准确理解。在《两兄弟》这节课的教学中,有两处使用了预测的方法,一是上课伊始,老师讲述故事,把孩子带入问题情境中,谈各自赞成还是反对的理由;二是老师事先把课文内容分句切割,让学生组织成表达清楚的段落。很显然,当学生赞成或反对的理由和课文中哥哥、弟弟赞成或反对的理由相对比的时候,当学生组句成段的内容和课文中的内容相对比的时候,如果学生的回答与课文相差不大,这对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也说明他对问题的思考、对语言的感受和运用有了新的进步;而如果与课文相差较大,则会在跟原文对照后看到自己的不足,并留下较深的印象。
  3.有效地拓展。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创导开放的语文教学。拓展方式要视教学的需要,或是文本内容空白的补充、或是文本背景材料的铺垫、或是同一阅读主题的延伸、或是举一反三阅读能力的历练等。有效的拓展应该首先根植于文本,而同时又超越文本,即在学好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拓展之后又反过促进对文本的感悟。在教学《番茄太阳》一文时,有位老师课前选择了有关笑的词语、张海迪事迹简介,以训练学生快速默读、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课的尾声,老师引导学生想象作者卫宣利是个怎样的人,并观看卫宣利的录像,让学生谈现实的和想象中的有什么区别!再欣赏卫宣利《两双球鞋》和《流泪的月饼》中的两个片段,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写在小番茄纸上……最后以卫宣利在文章前写的话“心里有了快乐,光明就不远了”结束!既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又提升了学生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有效的语文教学,应扎根语文的土壤之中,才会具有无限生长的可能性,才会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浓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