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让语文课堂“激情燃烧”

作者:陈 云




  课堂是教师的生命舞台,然而课堂教学的博大精深、千变万化,又总是让我们陷入一个又一个的困惑之中。叶澜教授近年来大声疾呼“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创造出神奇的高考成绩的衡水中学李金池校长说:“没有激情的课堂教学不是好的课堂教学”。创造“激情课堂”,就是要使学生对知识有一种寻根问底的热情,在挑战自我、挑战权威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快乐,感受智慧的力量。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激情燃烧”起来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教育的理论、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否积极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新课改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基本理念是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新课改要求教师充当指挥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融入到学生当中,学生能够充分地交流、合作,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宰课堂。
  
  (二)营造课堂气氛,建立和谐师生感情
  
  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了按传统的定式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形成了“我讲你听、我教你练”的教学模式,在这样一个唯师是从的教学环境里,学生被训成了听话的小绵羊,哪有什么奇思妙想,更不敢奢望探索和创新。长此以往,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比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教师所营造的宽松、富有激情的课堂气氛。宽松民主的课堂常常会出现富有知识情趣和健康人文精神的“争辩”,形成师生相互交流、探索其乐融融的新型“师生场”,在这种没有尊卑之分的氛围中,学生哪怕是出现错误或无理要求,甚至是“钻牛角尖”,都是他们求知的表现,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蹲下来”和学生一起揣摩,让学生自由发挥、探究,这样,学生才能自由地表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
  
  (三)突出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主,广思集益、探究创新、互帮共勉、竞争激励,使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学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保证了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学习中学生能畅所欲言,心理相容、思想共鸣。例如,在教学《家》这首儿歌时,一个学生说:“这首诗写得多美啊!我也想当个小诗人,用‘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式来作诗。”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一下子讨论开了,纷纷举手发言,你帮我补充,我帮你纠正。“森林是小鹿的家”、“大海是浪花的家”……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发言飞到笔者的耳朵里。有时课堂上学生分成几组,由临时推任的组长带领同学按不同方法步骤学习课文,教师便穿梭在各组之间点拨疑难,纠正偏差,结果殊途同归。采用这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后,各组成员争先恐后上讲台谈对课文的理解,由词到句,乃至于文章深刻的寓意,讲得极为生动又富有童趣。根据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积极要求上讲台进行表演,大胆展现才华。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各尽其能,情趣盎然,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氛围十分浓厚。
  
  (四)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要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演一演。当教学杂志上介绍“课本剧”之后,笔者便经常把“讲台”变成“舞台”。只要课文有情节、有人物,便让学生当编剧,教师做编辑,定稿后便拿到课堂上来演。在表演中,他们既学会了对人物情感的把握,又懂得了如何将人物的感情通过表演表达出来,效果非同寻常。教《蚂蚁和蝈蝈》一课,学生通过表演,展现出蚂蚁和蝈蝈的不同表现,充满了童趣。
  2.辩一辩。辩论能够增长人的才智,锻炼人的口才。对某一个词语含义的不同理解,对某一故事情节的不同看法,对某一个人物的争议,都可以引起学生的“论点”。为了让大多数学生加入辩论者的行列,避免只是几个同学“唱主角”,笔者常以“打擂台”的方式,为多数甚至全体同学创设参与的机会。在教完《北风和小鱼》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北风还是小鱼?他们展开辩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3.画一画。阅读课上如果能结合讲读内容让学生画上几笔,无疑给学生服了“兴奋剂”。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会更主动、更认真、更深刻。在教《小池塘》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的理解把小池塘画出来,学生显得兴趣盎然,画完之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拿着自己的作品,走上讲台介绍小池塘。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尽情充分展示自己,他们就会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情愿,那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会到处“激情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