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实施开放式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作者:陈彩飞




  3.精心挖掘练习题,培养逆向思维能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整体进行的,而逆向思维总是与顺向思维交织在一起。因此,教学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顺向思维的训练,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在教学教材里存在着大量的顺逆运算、顺逆公式、顺逆关系,如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空间里的上下、前后等等。许多数学知识也正是通过这种可逆转换来发展和深化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顺向问题都可以变为逆向问题,而且问题的条件越多,改变成逆向题的数量也就越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认真挖掘教材,进行数学问题的逆向转换,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丰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教学应用题:“一年级二班教室里原有学生45人,出去多少人,还剩25人?”在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时,让学生理解:“原有的人数减去出去人数等于还剩人数,即45-( )=25”或“原有的人数减去还剩人数就等于出去人数,即45-25=( )”,还可以想:“还剩的人数加上出去人数等于原有人数,即25+( )=45”。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先顺后逆的认识训练,这对学生解决问题本身以及扩展他们的认知领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都是十分有益的。
  4.设计数学开放题,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设计的开放题,不但要有多个答案,而且要有多种不同的解法。也就是说,对一个问题能从多方面考虑、多角度观察,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较大的教育价值。所谓发散思维,是指一种沿着各种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思考,从各个不同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在寻求多种答案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成分。例如,在算盘上用一个上珠和四个下珠表示出两位数,从不同的方法考虑,可以得出27、36、45、54、63、72、81、90等。又如:“一辆汽车要行300千米,前3小时行了全程的2/5。照这样计算,走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解法一:300÷(300×2/5÷3);解法二:3×[300÷(300×2/5)];解法三:300:x=(300×2/5):3;解法四:(300×2/5):300=3:x;解法五:1÷(2/5÷3);解法六:(3÷2)×5……通过以上多种不同的解法,使学生认识到:同一题目,由于思维角度不同,解法也各不相同,能够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可见,经常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促进其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应注意几个问题
  
  1.要常抓不懈。对学生思维训练必须长期精心培养,贯穿于每一节数学课,每一次数学课外活动中。
  2.要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不“唯纲”,不“唯本”,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薄弱环节,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3.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体质、年龄、智商、学习态度等方面条件各不相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会出现差异。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学生宜采取不同训练方法,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企平.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晏文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几点做法和体会[J].小学数学教师,200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