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作者:王玉纯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那么,如何在遵循教学共同规律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中,笔者尝试了以下教学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成效。
  1.给予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权。
  “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学中,在达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学习内容。如在教学《九寨沟》一课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细细品读,结果发现他们的选择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倾向:女学生大多品读写自然风光的这一段,她们喜欢九寨沟的宁静、清纯和柔美;男同学大多选择写珍禽异兽的这一段,因为他们更富于探索、冒险的精神。由于学习内容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学生们学得饶有兴致,发言常常闪耀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2.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自主权。
  由于学生生理特点及机能的差异,所受家庭教育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差异,采用的学习方法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以背诵课文为例,有的喜欢借助画面背诵,有的喜欢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背诵,有的则在理清了文章的层次结构后背得更快一点,还有的学生喜欢大声背诵或是心理默背……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选择适于自己的方法,决不强求一律,厚此薄彼。
  3.给予学生学习伙伴的决定权。
  小组活动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与合作意识,但以往的小组活动成员大多是由教师分配指定的,学习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学习之间的“心理场”更加融合,氛围和谐自然,学习任务的分工更顺畅,学生的主动意识与合作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如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学习伙伴学习课文。学生应用学会的各种方法,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筛选:有些学生选择“通过感情朗读”的方法学习描写南沙群岛异常美丽的这一段;有些学生“通过读懂课文,画一画课文景物”的方法学习“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这一段……由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学习伙伴都是自选的,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讨论得热天朝天,自告奋勇汇报学习成果。在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的过程中,他们的热情又带动别的小组的同学学懂其他没选中的段落,课堂中时时处处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4.给予学生质疑问难的提问权。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因而,在教学中应交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课前,问学生预习时发现了什么问题;课中,允许学生随时提问;课后,问学生还有哪些未解决的问题。学生所提的问题往往直接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给予学生拓展情节的想象权。
  在学完课文内容后,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拓展想象,更是其个性的飞扬。如《项链》一课,因其结尾的悬念而使众多教师都选择它作为延伸性想象训练的最好材料。在教学时,教学生运用延展性想象进行续写,最终写出多种精彩结局。如一学生以“她懂了”写的结局:“‘啊!’听了女友的话,玛蒂尔德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的眼前闪现出舞会上旋转的人群,闪现出熠熠生辉的钻石项链,闪现出十年辛苦的情景,她只感到整个大地在旋转,眼前公园里鲜艳夺目的花朵犹如一张张嘲笑她的脸蛋。自己的十年艰辛竟是一场噩梦!她想哭,然而没有眼泪;她想喊,然而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好久,她才回过神来望着佛来思节夫人,呐呐地说:‘谢谢,夫人!我明白了,假的……’还有学生从“她失望了”、“她疯了”、“她死了”等几个角度写下了自己想象的结局,这几种结局各有各的特点,精彩又符合原文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细节更加真实生动,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权。
  学生个性生理要素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心理潜能在学习之初不可能充分发挥。让学生随时表现这些潜在的能力,能促进其潜能的开发。因此,要给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权利:课中,学生可以自主地把自己读得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可以自由地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课后,学生可以把自己认为写得好文章(片段)誊写清楚后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上。学生在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7.给予学生总结评价的参与权。
  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价他人和评价自己,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力之一。传统教学中的评价往往是教师“一语定终生”,学生的评价权利经常被忽略,更不用说评价能力的发展了。让学生对自己、对同学的学习做出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做出评价,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课始,让学生对同伴(自己)的预习作出评价;课中,让学生对同学、老师的提问、回答、朗读、表演作出评价;课后,让学生对同伴(自己)的作业、社会实践活动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