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浅谈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徐丽霞




  一谈起课外阅读,大家一般都会想到语文课外阅读或科普阅读,不屑于数学的阅读。其实数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数学阅读往往要求更高,一般是建立在思维基础之上的逻辑性阅读、符号化阅读、图表化阅读。作为现代社会的人,单有语文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具有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等多种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
  目前,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①不看书,教学课本仅作为抄习题、练习之用,更不用谈数学课外读物了。②看书,一晃而过,像看小说、连环画,不思考,不探求。③语文水平低,语法结构不清,读不通。④数学语言、数学词汇难懂,障碍多,读不懂。⑤兴趣容易转移,易受外界干扰,持久性差。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以下三种做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倡导数学阅读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做了明确的规定。可是,一提起读书,多半的学生会皱眉头。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阅读,并自觉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呢?
  1.让学生爱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刚开始接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尽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首先,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培养兴趣的基础。为了营造氛围,可开展了“数学阅读沙龙”,规定每天午餐后的二十分钟时间是数学阅读时间,让学生带一些好的数学杂志(如学习指导报、小学数学报等)到学校,和其他同学交换阅读。刚开始时,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小故事,听完以后再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考考他们,答对了就奖励一颗“智慧星”。过段时间,再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讲给其他同学听,进而到介绍一道新颖题、介绍一种解题的好方法、讲述一位数学家的感人故事……从而让他们爱上课外阅读。久而久之,班上就有了读书的气氛。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上数学课的热情高涨了,知识面也拓宽了。
  2.向学生介绍好书。一本好的课外读物往往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时,必须注意书籍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是否相结合,并注意可读性,尽量使读物的难度跟他们的能力相适应,这样学生看书才会有兴趣。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童话、寓言较感兴趣。可向他们推荐《寓言与数学》、《创意数学游戏书》、《我+数学=聪明》等;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可以向他们推荐《少儿数学智多星》、《100个数学故事》、《趣味数学》等。另外,在推荐图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考虑数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和学生兴趣的广泛性,向他们推荐如《十万个为什么》、《太空博览》等科普读物,以满足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需要。
  3.用激励评价的语言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言行将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引导性的或富有激励的评价语言将显著地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积极性。如“你读得真仔细!你懂得的数学知识可真多!通过阅读,你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再仔细阅读,从下往上看,你还能发现什么呢?”等等。
  
  (二)变化阅读方式,倡导阅读交流
  
  数学阅读的方式是多元的。阅读的过程是对数学思想方法感受理解的过程,是开阔视野的过程,是改变学生数学态度的过程。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数学阅读的实际基础,数学阅读应采取集中和分散、听读和自读等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以适应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生活,同时努力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阅读能力有异,学习自觉程度也不一样。教师可不定期地组织学生交流数学阅读的经验和心得,这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将会大有裨益。一般来说,班集体的学习气氛、志趣相投的同学之间的影响,会有形或无形地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在阅读活动中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讨论,为他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的交流环境。
  
  (三)积极鼓励创新,倡导阅读实践
  
  数学课外读物不多,但是一些好的读物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他们去思索。哪怕刚开始的囫囵吞枣,几次下来渐渐也就明白了,因为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阅读后再让学生动手实践,把自己看到的进行大胆地尝试和和探索,加深自己对阅读所得知识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如《测来测去——长度、面积和体积》中讲到了测量脚的体积,好些学生看后都自发地想去尝试、模仿测测自己手的体积,或是其他的一些东西。虽然是模仿为主,但是这样的实践并非是无意义的,因为这里主动学习、自我琢磨的成分比较多。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活动,学生对数学课外阅读有了十分浓厚的兴趣。统计表明,学生人均阅读数学课外读物4.1本,人均拥有数学课外读物1.02本。学生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习惯基本养成,并带动了对数学课本的知识内容、习题的阅读。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让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课外阅读。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从数学课外阅读抓起,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特的个性思维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