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汉语拼音教学之我见

作者:茅 娟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汉语拼音”提出的教学策略要求:“强调趣味性;要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因此,面对多元的孩子,探索趣味性的汉语拼音教学成为当前教学的首要任务。
  笔者一直从事中高段语文教学,今年第一次和一年级语文打交道。面对它,真是一筹莫展;面对那恨不得一堂课就能教完的47个声、韵母,笔者真不知该怎么吃这块甜饼,也不知如何才能使小朋友们快乐地吃下这块甜饼,消化这甜饼。翻开《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汉语拼音”提出的教学策略要求:“强调趣味性;要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笔者在这段话下加了重重的着重号。尤其是“趣味性”、“活动”、“游戏”这几个字眼引起了笔者的深思。“趣味性”:趣,有趣;味,有味。这不正如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吗?是的,只有有趣有味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才能将汉语拼音这块人生最重要的第一块甜饼快乐地吸收。而要使其具有趣味性,针对小朋友的心理年龄特点,就得在“活动”、“游戏”中大作文章。接下来的日子,笔者不断摸索、实验,还真使汉语拼音课堂充满了活力和趣味。
  
  (一)生活化的汉语拼音教学
  
  根据小朋友的心理特点,他们的生活环境是他们熟知的,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根据一些拼音字母的特点,笔者从“生活化情境”创设入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开学第一课“a、o、e”的教学,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超市的货物架,货物架上贴上自制的一些“明码标价”的孩子们喜爱的玩具、食品、小动物的卡片……课上以“超市大赢家”的形式展开。先由老师担任营业员阿姨,然后营业员就请小朋友读出喜爱的商品“价格”:“a”“o”“e”。如果对了,就可以拿走自己要的商品。再由学生担任营业员进行。这样问问、说说,孩子们在“购物”中学会了“a、o、e”,享受到了在玩中的乐趣。当然,超市购物仅仅是孩子们生活的一个方面,只要去挖掘,一定会挖出更多、更棒的生活化情境的。
  
  (二)自编儿歌、顺口溜的尝试
  
  孩子们是多元的,如果老师不去开发,不经常改变教学方法,孩子们就会厌烦,会因枯燥无味而失去兴趣,尤其一年级学生更是如此。一年级的小朋友,都是刚从幼儿园过来,有90%的孩子有一定的拼音基础。还有一部分孩子看到拼音就能顺口说出幼儿园老师教的儿歌。笔者想到:这不就是符合儿童语言特点的一个好形式吗?刚开始,笔者生搬参考书上的已编好的教给小孩。可有很多小孩早已在幼儿园就会了,还是索然无味。于是,笔者想到教中高段时经常要求学生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去写,何不也在拼音教学中尝试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记拼音呢?对,放手让孩子们自编儿歌识记。“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呢?能编出自己的儿歌吗?”一句启发诱导的问话,孩子们兴趣盎然。一句句活泼,可爱的,符合儿童特点的语句如蹦豆子一样:“肯德基的门,mmm;两个桥洞mmm;像个烛台uuu;奶奶,奶奶,我要牛奶,a在前i在后,要喝太子;我是小i,妈妈是大Y,大Y和小i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YiYiYi……”如此创编,课堂活跃,孩子们一个个不甘示弱,争相编创。在创编中,学生学拼音的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新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们的记忆中,无形中又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智慧,这何乐而不为呢?
  
  (三)“动”起来的汉语拼音教学
  
  对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课堂上总是出现种种烦人的举动:坐姿懒散,插嘴随意,告状随意,玩弄橡皮……一开始,笔者只是一味地批评、责备,说了许多许多的“不”,可收效甚微。一个偶然,笔者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看到这样的内容: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化德·加德纳用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每一个人至少有7种“智力中心”,他认为人在一生发展中,就是在不断地挖掘这些智慧。其中有一点就是挖掘人体“肢体运作智慧”。再翻开一些儿童心理学研究的著作、言论,原来孩子们有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喜动,这不是能简单靠训斥来改变的。何不将计就计,让他们在“动”中学?于是,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孩子们用肢体、手势来进行“手舞足蹈”。如教“r”这个字母字型时,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动作来展示“r”的样子?”于是,一番讨论后,有的伸出两只手做出“r”的样子,有的伸出自己的右手臂摆出“r”样子,有的两个小朋友勾在一起,右边的小朋友伸出右手臂做“r”状,……各式各样的“r”,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孩子们在“自编的舞蹈”中,“好动”的细胞完全被激化了。再如在区分“u、ü”时,孩子们用两个小拳头代替“ü”上的两点。读“u”,两手不动;读“ü”,把两个小拳头放到头上。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形式。在课堂上,笔者还尝试开展“摘星星”、“排排座”、“猜猜猜”等游戏,让孩子们全身动起来,快乐起来,学拼音的兴趣盎然起来,汉语拼音这块甜饼还能不进入孩子们的“血液”?
  
  (四)“写”的拼音教学
  
  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说话写文章,为了运用。那学汉语拼音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运用。但不仅是会借此识字,会说普通话,还要会用拼音写音节词、写句子。也许有人会说,教了字后,不就会写了吗,现在不必写。再说,以后写文章根本不用拼音写。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年级孩子的语言是那么有活力、有生机。如果能让他们用拼音记下他们这些亮丽的语言,这对于未来的作文教学,不是有百益而无一害吗?
  首先,笔者尝试着从简单的用一个音节给自己的学习用品写拼音标签。如“笔”、“书”。接着过渡到用音节词给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玩具制作色彩精美的标签;给最好的朋友设计精美名片,再过渡到用音节词写一句话;最后再过渡到每日用一句话写下最高兴的事、最难过的事、最喜欢的同学、最喜欢的玩具等不拘内容的进行拼音写话练习。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孩子们在“写”中感受到学习拼音的乐趣了,因为学习的拼音有用了。如此这样,在不断地拼写中,孩子们就熟练地掌握拼写音节的能力了。有的孩子还央求家长买来带拼音的故事书阅读起来了。一个刚进一年级才两个月的孩子就捧起了《安徒生童话选》阅读,这怎能不令笔者感到有一种成就感呢?
  再次翻开《新课标》阅读对“汉语拼音”教学策略的建议:“强调趣味性;要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笔者再次回顾自己的汉语拼音教学:生活化的情境创设、自编儿歌的快乐体验、“动”起来的课堂感受、“写”起来的成功享受……点点滴滴,或多或少,朵朵跳跃的浪花在眼前不断闪过;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在眼前浮现,那是快乐的笑。笔者觉得低年级教学的摸索路越来越宽。掩卷再思:课堂中,如再适时调动儿童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如老师的一句贴心话,一句赞美的语言,一个诚恳的眼神,都会带给孩子们莫大的帮助和支持。此时此刻,笔者不禁想起《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是呀,这对于第一次教一年级的人来说,可真是一剂良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