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主题图呈现方式的思考

作者:徐旭琴 朱旭平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册第62页“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色彩鲜艳、形式多样而又富有童趣的主题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现实的生活场景、活动场景等形式呈现学习素材,体验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提供给学生探索知识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一部分主题图的创设意图和现实教学效果有一段距离。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主题图的两次教学经历,来谈一谈如何充分发挥主题图的应有作用,使教材原有意图有效的落实于课堂教学。
  
  一、教学实践
  
  【第一次教学】
  师:(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矿泉水。
  生:有矿泉水。
  生:有许多小朋友。
  生:小朋友们在开联欢会。
  师:你从中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24瓶。
  师:谁能说得更完整。
  生:一箱矿泉水有24瓶。
  师:还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旁边还有几瓶矿泉水。
  师:几瓶呢?数一数。
  生:9瓶。
  师:你能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课件中插件出示对话框:咱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生:够了。
  生:因为一共有33瓶矿泉水。
  师:看来要先求出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怎样列式?
  生:24+9=33。
  [分析]从主题图的编排目的看,是用生活中的原型问题(“咱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激起学生寻求解决生活问题的策略,训练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学会数学推理,从而激发学生对计算的需求,这是新课程在计算课中渗透“算用结合”的一大亮点。但从本片断的教学效果来看,生活推理和计算需求却显得淡而无味,没有达到教材原有的设计意图,“咱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这一现实问题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思维冲突和深层次思考。究其原因,学生的原有知识(已学了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整十数加两数数等)使有一半多学生都能马上答出24+9=33,这就冲淡了学生对现实问题(“咱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的思索。
  【第二次教学】
  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开联欢会。
  生:有许多小朋友参加。
  生:桌上还放着一些矿泉水。
  师:(动态出示:咱们班有33人,每人1瓶够吗?)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这个班共有33人。
  生:开联欢会时,要求每人都有一瓶矿泉水。
  生:矿泉水的总瓶数不知道,我们判断不出来?
  师:你们的意思,要先知道一共有几瓶矿泉水,才能知道够还是不够?
  生:是。
  师:现在我们不知道矿泉水的总瓶数,你们推算一下,总瓶数是几瓶才算够,几瓶是不够的。
  生:有33瓶就够了。
  师:为什么?
  生:全班有33人,矿泉水如果是33瓶,刚好每人一瓶。
  生:34瓶也是够了,每人也有一瓶,只不过剩下一瓶,可以留给老师啊!
  生:这样说,35、36瓶也都是够了。
  师:如果32瓶呢?
  生:不够,因为它比33要小。
  师:看来,总瓶数是33瓶,或多于33瓶都是够了,小于33瓶就不够了。
  师:(插入插件24瓶、9瓶)现在你能求出总瓶数。
  生:能。
  师:刚才不知道?现在怎么就能求出总瓶数?
  生:因为现在知道了一箱矿泉水有24瓶,零散的有9瓶,两个加起就是矿泉水的总瓶数。
  生:用24+9。
  师:怎么算,摆一摆小棒,想一想,24+9等于多少?
  [分析]从两个片断的比较来看,本片断对主题图呈现采用化明为暗(一箱矿泉水不标明数量24瓶,零散的9瓶把它紧密的摆放在一起,使学生数不清瓶数)的手法,这一小小的改动使这个问题更具有实际思考价值,更忠实于生活问题的原形,如分发矿泉水的学生及班级中同学,是在看到一堆矿泉水、不知总瓶数的情况下产生了问题:“每人一瓶,够不够?”所以,第二次教学对情景图采用了化明为暗的手法,在学生不明矿泉水总瓶数的情况下,追问:“现在我们不知道矿泉水的总瓶数,你们推算一下,总瓶数是几瓶才算够,几瓶是不够的?”这样就把“够与不够”这一现实问题推向了讨论的焦点,激起学生对总瓶数和总人数的比较策略,呈现出以33瓶为基点的思维序列,即33瓶、多于33瓶够了,而32瓶、小于32瓶不够。同时,也激起学生想知道“究竟总共有多少瓶”的欲望,凸显了情境创设和数学推理计算的现实价值。
  
  二、反思与体会
  
  新教材给予一线教师广阔的探索空间,仔细解读主题图,深刻领会其原有编排意图对于用好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题图”的深意,就是数学课堂所追求的本质。如何理解主题图的意义,是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切,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所以,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主题图”的意图,认识审视、细细品味和思考教材中的主题图,想透过美丽的画面,去挖掘它实质性的内容。才能有效、灵活运用主题图,如本课例运用了化静为动、化明为暗的手法,将一箱矿泉水不标明数量24瓶、零散的9瓶紧密的摆放在一起,使学生数不清,这样就把“够与不够”这一现实问题推向了讨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