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让学生在词语教学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作者:耿玲仙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词语的教学方式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强调“四会”调整为“会读、会写”,要求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教学中再也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抄、背词语注释。乍一看,似乎给广大语文教师松了绑、减了负。然而,深层思索,就新课标对于词语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观念上和教学方法上,又何尝不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呢?它要求教师彻彻底底地摈弃师本观,站在生本位上思索,想学生所想,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词语教学方案。笔者始终认为让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基本的内容就是词语教学,必须让孩子真正到字里行间走个来回。在实践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在词语学习中必须语言与精神协同发展。那么,怎样让孩子浸染到词语世界,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呢?怎样在词语教学中体现出“生本位”呢?
  
  一、别忽略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即教育资源,“生本位”强调全面依靠学生,不仅认识到学生是教育对象,更认识到学生是最可贵的教育资源。这在字词教学中也应如此。词语教学,特别是字音、字形教学,是许多老师在公开课教学中极力回避的,原因就在于难于出彩。虞大明老师对《小镇的早晨》一课的词语教学设计,值得我们深思。
  (读课题后) 师:预习过吗?老师想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谁能当小老师,把你认为最难读的生字找出来,给大家提个醒。
  生:热腾腾、香喷喷。师:(提醒)可以从生字当中去找。
  生:粽子的“粽”要念平舌音,请大家跟我读。 师:提醒得好,你想不想检测你的教学成果?
  生:(点头)指名学生读,并评议(“读对了、很好、好的”等)。
  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进行指导。
  (学生分别就“剖鱼、诱人”等词作了提醒。)
  师:在刚才小老师的提醒下,你觉得哪些难读,赶快读一遍。
  课堂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虞老师的以学生为本的意识,整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虽然教师的语音纯正,教师的评价远比学生精彩得多,但教师却走在了一边,成为学生学习的点拨者,让学生领读,指名评价,此时,学生正确的以及错误的学习信息,都成了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教师没有辛苦地塑造、更正学生,而是充满艺术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自我发展。
  
  二、别忽视学生的所思所想
  
  课内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发展,这就要求课前教师充分掌握学情,换位思考;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关心学生的所思所想。教给学生的知识要尽可能精简,腾出时间和精力来让学生大量活动,在语言实践中领悟词汇,把握词感。俗话说:“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有情,人更应该有情。教师要引导学生“批文入情”,理解课文蕴涵之情,领悟文外人间之情,借以熏陶出自身的人情味来。别小看一个小小的词语,它对于指导学生感受课文之“情”恰是庖丁解牛的下刀之处。所以,教师不妨花点力气去研读,去挖掘、去透析,然后试着为孩子的心灵都插上翅膀,引领他们借那一枝出墙红杏来想象满园春色吧!
  在执教《梅兰芳学艺》前,笔者冥思苦想: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呢?光有正面的挖掘不足以震憾学生的心灵。苦恼之际,灵光一闪:得让孩子们感受到梅兰芳学艺的坚定。于是,笔者的目光就在“没有动摇”这个词语上定格。
  师:反复读读“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一句,用心品品“没有动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见了梅兰芳紧盯着师傅,咬住下唇下决心的样子。
  生2:我觉得梅兰芳听了师傅的话话,那种不甘心的样子。
  生3:我看到梅兰芳紧握着小拳头,目光炯炯的样子。……
  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呢?
  生1:我觉得梅兰芳正在下着决心。
  生2:我想到梅兰芳已坚定了学艺的决心。
  生3:梅兰芳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和他这时下的决心有重要关系。
  ……
  看!对课文的“人文之情”的理解显然已经水到渠成了。反观这一过程,一个“仿佛看到了什么”就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孩子针对“没有动摇”这个词启动的想象中,原来抽象的四个字被变成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情境。然而,如果就止步于此,当然难令学生感受课文的人文内蕴。于是,一个借想象之景再往下追究的问题使孩子们顺滕摸瓜,挖出了课文的主旨。这样的理解是深刻的,是激动人心的,是让孩子真正难以忘怀了!因为在孩子心里留下的已经不是某个单调的词语,而是一串形象的描述,一堆自己的体验与发现,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能牢固地根植于学生心中呢?
  三、别忽视学生的真实需要
  课堂是风云变幻的,孩子是五彩斑斓的,教师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凭借自己丰厚的积累,把握好课堂上的每一次生成,使它成为自己的教学资源,这样精彩就会属于自己的课堂,而且还往往能达到教育无痕的最高境界。因为人文是熏陶出来的,绝不是灌出来的。对孩子语文修养而言,无异于“熏锅底”。对于这一点,笔者有着切身的体会。
  一日,执教《大海睡了》,碰到一个“闹”字,在指导学生品味时,笔者让孩子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过闹的时候,你是怎样闹的?”孩子纷纷说“大哭”、“大闹”,有的甚至说“如果再不答应就躺在地上撒泼,直到父母无奈地答应。”如果这时,笔者严肃地指出这样做不对,这摆明了的说教,有谁会真正往心里去呢?于是,心念急转而下,“那么,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而老师就是‘舅舅’,你会怎么闹呢?我们来演一演,好吗?”马上有学生跃跃欲试。不知是因为课堂上收敛些,还是面对老师不敢过于放肆。在表演中尽管想了许多拒绝的理由,都被孩子们用一套套的道理说服了,虽有撒娇的,却不见撒泼的。笔者大声问到:“虽然你们谁也没有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杀手锏,但舅舅还是同意了,你明白了什么吗?”有学生说:“只要要求合理,又能说清理由,父母都会同意的,哭闹不是好办法。”由此,学生也能受到启发。因为艺术地处理了课堂上生成出来的环节,倒令学生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看似无心插柳,却也是有心栽花。因为要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走出一个健康的“真我”来,绝非易事。语文的内容最多,课文中有多种形态的人,所以语文教学更应时刻关注“人品、人格”,重视孩子的生命成长。在这一案例中,笔者就把握住课堂生成资源,借一个“闹”字教会学生“懂事”,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还教会学生“懂理”,不蛮横,不撒野,不无理取闹,不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这种不加预设、没有框架、真正应学生需要而生的人文教育才是有效的,才是实实在在的。课前虽没有这样预设,但面对变化,教师只要灵活处理,就能使育人之舟有忽而撑出柳阴的惊喜。
  卢梭说过:“儿童有它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感情来阅读文本的,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词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价值引导也必须是多元的。教师要从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的角度出发,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让学生的情感涌动、思维争辩、人性流淌。这样和谐的,动态的词语教学过程不就如水墨画一般整体大气质朴、细节精致严谨,值得学生回味吗?
  语文教材中的关键词语往往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集哲学、审美为一体,是民族精神的神彩之所在,是生本位长效的营养剂。在以一篇篇美文向孩子的内心世界展开人文攻势的时候,千万别忘了“词”这个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