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吴冬梅




  风靡全国的杜郎口成功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把课堂还给孩子呢?
  
  一、创设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1.以情激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新课开始,笔者依次拿出蒲公英、苍耳、豌豆等实物,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这些植物没有手没有脚,它们是怎样离开妈妈到天涯海角的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思考中。
  2.以情促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已深入人心,课堂教学中,以情境创设为基础,让学生在情境中练说话、表演,实现课堂师生、生生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一位教师在教学《月光启蒙》一课时,在让学生自己读歌谣,谈感受后提问:“母亲吟唱歌谣时又给我们带来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接着,多媒体出示农家月夜场景,配乐(播放清唱的歌谣)引读第一自然段,优美的画面、抒情的音乐、动情的引读,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之中。教师创设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在真切的语言环境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师生换位,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
  
  1.转变观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传统的课堂都是教师主宰课堂,将学生放在被提问的位置上。爱因斯坦曾说过:“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转变观念,将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问题情境中敢于提出问题,真正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教学《示儿》,笔者先从诗题入手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何问题想问?”学生们马上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示儿》要告诉儿子什么呢?是什么重要问题还是遗产呢?……”这样,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诗句,小组讨论理解,记下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交流,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思维活跃,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悟。这样,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使教学远远超越了课本,超越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角色互换,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使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课堂教学中,笔者常利用学生好为人师的天性,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如高年级的生字教学,笔者让学生到台前充当小老师讲讲学习生字的注意点,学生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当起了老师,课堂成了他们展示自身风采的舞台,也使笔者成了一名特殊的“学生”。这样,学生们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习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让笔者享受到了为学生设想、与学生共同进步的乐趣。
  
  三、小组合作,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的平台
  
  1.自主合作,使学生乐于交流。自古以来,就有学者提倡合作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如教学《师恩难忘》一课时,在学生初读了课文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讨论:“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小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呢?”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充分阅读、思考、讨论、交流。最后,笔者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竞赛——“看哪组说得好”,学生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在体验合作学习乐趣的同时,深深体会到作者刘绍棠对田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交流汇报,使学生人人参与。合作交流能力已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志,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课堂交流往往总被几个固定的学生“承包”,其他学生似乎总在扮演听众、观众的角色。长此以往,学生两极分化,会说的越来越会说,不会说的依旧不会说。《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杜绝这种两级分化现象的出现。为此,笔者在学习小组中实行“小组长轮流制”,由小组长汇报交流结果,每个学生都有当组长汇报的机会,并且定期展开评比活动,评选 “优秀小组长”、“进步小组长”、“优秀小组成员”、“优秀学习小组”等,这样一来,学生间开展组员及组间竞争,实行公平竞争,学生人人参与交流,汇报的热情十分高涨,并且在竞争中获得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我的课堂我主宰”,当学生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时,笔者相信他们定能从这样的课堂上收获很多。然而,越是开放的课堂,学生的能力越强,对教师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教师如何调控课堂,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仍是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