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老师,你别为残缺的评价所累

作者:任 靖




  当下,很多老师都知道自己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也了解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在教育教学评价以及促进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存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理应践行多元评价,促进每个学生幸福成长。然而,真实的校同生活,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一、32个高二学生与5位年轻教师的博弈
  
  笔者曾在江苏某省重点中学遇到这样一个依据文化成绩分层设置的高二教学班,类型是政地普通班,32个学生,23个艺术生,男女各半,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家长多是当地个体户、私营老板或干部子女,有的是父母离异或家庭不和。5位高考科目任课教师同时兼任强化班的课,班主任也是一很优秀的年轻女教师。
  根据经验,这样的班级是全年级最差的班级:教室脏乱,公共财物坏得多、坏得快。作业上缴率低,质量差,抄袭严重,作弊成风。上课秩序差,常有借口看医生或上厕所逃避课堂生活。男女生交往不当、越墙上网也时有发生。老师的背后口头禅是“都是垃圾!”“全是极品!”
  为了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老师背负着学校和家长的重重压力,付出数倍努力,然而,他们的考试成绩仍然让你失望,也是因此,老师常常遭遇学生的“顶牛”。任课老师不仅仅是体力的消耗,更主要的是心累。一学年的博弈,5个高考科目老师中4个女教师都因伤心而数次落泪,最后,班主任也累倒住进了医院,唯一的一个男老师也逃离了他们。他们看到这些,偶有一、二个为自己行为而难过,更多的是在背后暗自发笑。
  为什么很优秀、很年轻的5个学科老师落得如此遭遇?笔者通过个人访谈、问卷调查、抽阅学生周记等途径与方法进行调查,结果问题主要在于我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二、老师,没有理由放弃你们!
  
  访谈中,有个成绩稍好的美术女生对我说:“老师,您放弃我们吧!”我说:“为什么?”她说:“我们的班主任都没信心了。”
  听了这句话,我给她讲述这样一个故事: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人反思的第一个结果是苏联的基础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优于美国。艺术教育主要在于开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苏联在空间技术领域超过美国。十年后,美国成立了“零点项目”,提出艺术教育以零为起点,唤起大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作为“零点项目”早期参与者和后期主持者的哈佛大学加德纳(Howard Gadner)教授,1983年出版了此项目最重要成果《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对世界的教育教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讲完后,我说:“加德纳教授说你们的智能并不比强化班学生差。比如我看了你们的画展,也看了你们的晚会表演。真的让我感动与惊讶!你们的空间思维让美国人都羡慕。这样多才多岂的学生,我没有理由放弃!”。接着我又讲述了本班的三个典型案例。
  [案例1]
  亮亮,男,酷爱乐器。母亲是医务工作者,父亲是某著名旅游风景区管委会领导。双胞胎的姐姐是同一年级强化班的特优生。可他,在教室要么睡觉,要么看他的快餐读本。字写得很难辨认,回答老师的问题多为学科外语言。满脑子都是他宝贝萨克斯。妈妈说:“每当儿子回家,吹拉起那迷人的萨克斯乐曲,他就陶醉了,我也就忘记所有的烦恼。”
  你说,他的智能差吗?从老师对他周记的评语中我们得到的证明是:如《人间的新爱情》“你一不小心成了歌词专家了,文笔比较流畅。”《第二条起跑线》“完成得不错,颇有童心。”《猫的生活有爱吗》 “倒觉得你写的故事很经典,最后一句话太贴切了,既感人又符合动物的身份。”《这个世界谁相信谁》“你对人的认识与评价很辩证,坏人也有好的一面。”《畅游网络竞技》“虽然似乎游戏,但被你写得精彩生动,妙趣横生。”《梦中有个真实的梦》“描写生动,情感比较细腻,想象力非常丰富,小小的蚊子能引起如此的感触。”等等。
  [案例2]
  星雨,学美术的女生,长得很可爱,很秀气,看起来也很文静。可是作业和考试的答案文不对题,还有一个让人不能接受的怪癖:一有时间就死命地啃她的指甲,甚至包括走路的时候。不知不觉,她就被本班一个老板的儿子看上了,恋爱谈得很大方。可就是这样的学生字却写得也很大方,很有力,很张扬,主持学校大型文艺晚会节目,几乎达到专业水平。
  我曾对你们的班主任说:“她随时都在享用她的指甲,还有心思听课、答题吗?”班主任说:“她的父母离异了。”原来如此,这就是其行为背后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你能不佩服她的智能?
  【案例3】
  纬纬,男,非艺术生,是老师一致认为的“低能儿”。父亲是机关干部,母亲是大学后勤财务职工。在教室里要么睡觉,要么发呆,要么就是在纸上乱写一通。各科作业多为“白板”,即使写了也是“点睛”之笔。
  据我和他谈话,他的智能并不低。他课外看了不少名著,对社会上很多现象的认识很有深度,只是有点消极与偏激。从纬纬的周记和老师的评语可获取部分印证。我们一起看看纬纬周记中的两个梦:
  《那场梦》
  一日,我于课上梦游仙境,遇见了上帝。
  上帝问:“我创造了你,可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
  “我,我没干什么啊!”
  “我给了你大脑,你却用来睡觉”;
  “给了你眼睛,你却不断乱瞟”;
  “给了你双手,你却用它乱动”;
  “给了你挺拔的腰,你却用它招摇”;
  “给了你一张灵巧的嘴,你只用它搞笑!”
  “这,这样严重!!”“你还没发现?”
  “啊,我错了。”
  “好,站起来!”
  “我不是站在这儿吗?”
  啪!一记重掌打在我头上.
  “说什么胡话!我要你站起来清醒一下!”
  我把眼睛一睁!啊,是老师啊!
  《我有一个梦想》
  这个星期,是高考的星期,是一个数万人忙碌的星期,是决定数万人今后命运的星期,是让很多人开心而又有很多人伤心的星期。
  作为一个还有一年就同样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学生,我有很多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中国不会再有高考;
  以后评论一个人,不是以他(她)的学位高低,而是以他的能力为标准;
  有一天,高二、高三的校友们可以像初一的学生那样,不用烦太多的心;
  有一天“高考”出现在历史书上,每一个人不会因学习而过得不爽;
  有一天,学习不再无聊,而变得有趣、开心,引人入胜:
  这是多少人等了几十年而没有实现的梦想,一个令人兴奋、充满希望而又无可奈何、似乎注定让我们失望的梦想。
  这位女生听了这些不止一次地笑了。
  “老师,你观察得这么仔细啊?”
  我说:“你看,你们的同学智能差吗?有的是音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