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专业化发展——教师的终身追求

作者:徐金山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关注教师,重视教师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鲜明特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历史的发展必然和现实的客观要求,是推动教师教育功能转变、提高教育第一生产力的一场深刻的世界性教育变革,反映了当代教育的重要规律。
  教师职业从随意化、经验化,走向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6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对教师“量”的急需逐渐被提高教师“质”的需求所代替,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则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当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形态已经逐渐进入课堂教学的层面,预期的课程改革理想与现实的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正面碰撞已在所难免,不管是欣然接受还是痛苦无奈,广大一线教师已不可逆转地站在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专业化发展是任何一位中小学教师都无法回避的话题。
  因而,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敏锐地感应这种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必须面对的非常而重要的问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成败在专业化程度,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教师专业化目标的重心应该转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中国古代就素有“三耕”之说——“目耕”(读书)、“舌耕”(教书)、“笔耕”(写作)。作为教师,如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么可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呢?充其量只能当一辈子的“教书匠”而已。客观地说现在教师能静得下心来看书思考的并不是很多,许多教师白天忙于应付工作,完成任务,晚上则是做家务、看电视或是上网聊天,一个又一个晚上就这样过去了,把职业仅仅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缺乏职业生涯的理想追求,自己的学科素养不能提升,专业水平长期停滞不前,这是很遗憾的。
  当我看到王建民同志和两位一线教师用心血和汗水合作编著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功之路》(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文稿时,一种崇敬之心油然而生。他们既有繁重的工作任务,又有繁杂的其他活动,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余潜心思考与研究,这种对教育的执着、对事业的追求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大力提倡和称赞的。
  应该说,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目前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可以说在我国还只是起步阶段,需要更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共同参与。在我看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功之路》既吸收了目前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又收集了众多名师实践探索的新经验,尤其是书中较好地处理了理论和实践紧密相连的问题,同时结构新颖、形式活泼、深入浅出,比较贴近学校和教师实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教育是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只要广大教师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探索和研究,一定能够缩短进程,早日实现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