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试论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

作者:刘俊峰




  教改呼唤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回归。但受语文教学传统观念、新课标下教育积淀、考试导向等因素的影响,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流失,人文性大打折扣。为语文的人文性正名,以此为逻辑切入点,拨正语文教育的航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人文性”乃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新课程改革的利剑辟开了将语文纯粹工具化、标准化,甚至政治化的坚冰,但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以技术理性和标准来肢解语文文本的现象又泛起沉渣。由此,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被严重扼杀,文学文本所及之人文世界乃至人的生命世界的微妙、丰富和活力大打折扣。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为何失落,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其一,受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影响。在2001年秋季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用于教学以前,旧版中学语文教材选目一度落后于中国文学尤其是落后于现当代文学的步伐,教材编写观念唯政治是从,文学作品一经人选教材,强大的政治话语便携带着一种僵硬化的政治教化模式和观念,对语文教学之文本进行单一化的肢解;文本解读的意识形态化与主体的阅读期待相去甚远,由之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在教改中未能彻底革除,这影响到教改至今新教材篇目人文精神的传达。
  其二,课程改革之后,新课标下教育积淀不足。自从2001年秋季新教材使用至今的四年时间里,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以前从未教过的篇目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主体——学生,“陌生”和‘难以操作“成为教师普遍的感受。主体——学生面对文本阅读指向的多重性与自我阅读趋向的单一性形成了强烈的冲突,这削弱了人文精神在主导者与主体之间构建的可能性。
  其三,现行考试评价机制与考试体系不完整。标准话、技术化的考题压制着原本是“人学”的文学,使之向工具性的空壳转化;以高考为唯一目标的教学目的,严重侵蚀了可以人文化或者人性化的语文教学。
  基于如上“泥淖”对语文人文性的冲击,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正名已经迫在眉睫。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人文学科与人文性及其之间的关系。
  人文学科源于古罗马城邦古塞罗的一种理想化的教育思想即“humanitas”(拉丁文乃“人性”“人情”之意,又与“paideia”“教化”一词相通),是古罗马时成长为人即“公民”所必修的科目,其中就包括语言修辞(文学)等。可以说,狭义上的语文是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
  卡西尔指出,艺术乃至人文科学是用强烈的生命力浇灌才形成具体化,个性化的品格。在人文学科这种特殊的意义上,可以说语文(人文学科)教育绝不等同于近代以来的职业或专业训练,而是一种达到人性理想状态的修身,成为人之完整性的标识和生命力、意志力得以确证的途径之一。
  在逻辑上,人文性乃是人文学科之所以为人文学科的内在依据。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正名。
  语文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的确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工具性。同时其又有自己之所以为人文科学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主体性
  语文是以文体为研读对象,并以此作为教育“成人”范本的,文学即人学。文学文本关注着所有从事认识与实践活动的主体即人的生命活动,并以次作为审美空间建立的基本。
  构成语文学科主心骨的文学文本,无论在于阅读,还是鉴赏,作为写作范例,都要求接受者以一种主体的心态或眼光去把握。主体的心志通过对文本的把握重建着世界的秩序。文学世界经过文本的强烈干预、感染,甚至征服、主宰,已经过成为生命活动的确证。在这个意义上,郭沫若的《天狗》就是主体理想的建构,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便可理解为主体的分裂。
  (二)评价性
  而非纯事实判断。与数学或物理学陈述“是什么”不同,语文学科的内涵有“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判断。
  “物体从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作为物理学的事实性判断,与对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千”的审美评价有着深刻的区别,后者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对流落之水作描述,所寄托的惊叹就是或者近于抒情。语文学科的这种价值指向的终极目标就是启人心智,开发个体的审美心理空间,从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或人文学科就为理工科或含自然类学科在内的人类实践活动提供内在的标度或价值尺度。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学之情感目标实质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评价或判别尺度。
  语文学科的这种审美评价特性对于主体的成人、发展,为主体“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将提供空间或心理支撑及依据。
  (三)体验性
  《课标》和《大纲》对于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明确规定,即“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并“与文本展开对话”。如此说来,语文学科的学习即与文本展开的对话仰仗于品味、感受语言,亦即一种体验式的阅读。我们已经明确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之审美评价非事实或逻辑判断。
  以上两点势必要求与文本展开的对话或者文学阅读活动要采取主体参与认同而非静观认识或远距离接触的态度。我们把晚唐花间派词人韦庄的《思帝乡》作为研读对象,现从中摘出两句: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我们要与这两句诗展开对话,首先品味或感受语言,调动我们的阅读经验,通过分析审美意象,整合我们的对话信息,我们体验到的是女主人公奔放的热情和执着追求的决心。这种体验是主体在心理场对文本介入即审美体验的结果。
  方法取决于对象的本质规定性。语文学科失却人文性特质如同人失却血肉只余骨骼而无丰满和活力可言。
  综上,在本质意义上探求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其出路就在以语文学科人文性特征为逻辑出发点,由此相信语文教学方法定会取得突破!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