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富观”

作者:屈海军




  从进入阶级社会开始,贫富差距就一直伴随着人类自身。社会公平和生活富裕,是千百年来各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都曾提出过具有进步意义的“共富”主张。
  在中国,孔孟之道提倡实施“仁政”,太平天国农民领袖向往“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构想“大同”世界,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以“天下为公”为己任。在国外,英国人莫尔著有《乌托邦》,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信仰空想社会主义。这些理想,都包含着某些积极合理的因素,但同时也具有鲜明的阶级局限性,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无法从根本上得到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给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指明了解放的正确道路。坚定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取得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社会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正是基于上述现状,中共中央适时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名学生就是一个家庭的缩影。学生的家庭收入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消费水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家庭富裕的学生,月消费近千元,追求前卫,讲究排场。与此截然相反,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仅有一、二百元,衣着简朴,生活拮据。两者的生存状态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理想、志向也迥然不同。他们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和理解,似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我们的学校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学校,把每个学生培育成为“四有”新人,是教育肩负的神圣使命。但是,在传播科学知识和真理文明的校园里,贫困生和富裕生却显得泾渭分明,成为两条独特的异面风景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贫富观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茁壮成长,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一、教育学生明确造成家庭贫富的原因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这种小康是多层次的、不均衡的,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全国还有很多生活特别贫困的家庭。造成家庭贫富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家庭人口数量的多少。主观因素是家庭成员由于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勤劳程度和从事职业不同导致的收入状况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教育学生理性面对家庭的贫富
  
  家庭的贫穷和富裕,对于学生自身而言,都是外部条件。它对学生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但绝不是学生成才的决定因素。古人云: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面对家庭的贫富,一定要冷静对待,泰然处之。贫困生不要悲观失望,怨天尤人;富裕生也不能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贫穷是逆境,但只要坚定信心,努力学习,将来也一定会甩掉落后的帽子。富裕是顺境,但如果安于现状,玩物丧志,顺境也会逆转,不但自身难以成才,还会危害家庭、社会、国家。
  
  三、教育学生团结友爱、和谐相处
  
  学生的家庭有贫富之分,但没有高低贵贱的社会地位上的差别。贫困生和富裕生同样都是祖国蓝天下盛开的鲜艳花朵,同样享有人的尊严,人的权利。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贫困生与富裕生不能彼此冷漠,甚至互相蔑视、敌对。双方应该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扶危济困,与人为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崇尚公平正义,倡导共同富裕是每个学生都应树立的正确价值取向。民族的复兴、国家的明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需要所有中华儿女的齐心实现、携手打造和共同描绘。
  
  四、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贫富差距,是任何人也不能回避和否认的客观现实,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宗旨。饱经风霜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这一困绕人类的历史难题。作为跨世纪一代的中学生,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分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中的主流和支流。既不要因个人的暂时贫困而否认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也不要以自己的生活富足而漠视弱势群体的艰辛。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召唤,奋发图强,拼搏进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一定会在我们的手中变成现实。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