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自主教育、自主管理 协调发展’和谐学校建设初探
作者:李敬斌
深圳教育在深圳开放改革的大气候影响下,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圳中小学教育深深的烙下了时代的印记。近几年来,各项学校教育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以深圳高级中学、深圳市益田中学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和谐发展”教育实验项目为内容,谈谈“学生、教师和学校自主成长和发展”的初步思考,以期与大家讨论。
一、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
1.自主管理,学会做人。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期,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看待,是现代教育的应然要求。因此,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敬业意识、协作意识和法制意识等,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对道德行为产生积极的内驱力,提高道德动机和行为的自觉性、持久性,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涉及学生成长的诸多方面做一些尝试:(1)实行班干部竞选制,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2)实行值周轮值制,全员参与学校管理,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与能力;(3)让学生在重大活动中担任主角,提高学生自主发展能力;(4)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学生会在自主管理中的组织与凝聚作用;(5)让学生在常规管理中发挥作用,试行班主任助理制等,制订《自管章程》;(6)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自主发展能力;(7)组建各种社团提高学生自主规划、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8)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发展的能力。
2.自主学习,学会求知。
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充分信任和依靠学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我学习,主动求知,主动发展。(1)建立“自主学习”的目标;(2)构建“自主和谐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3)实施“自主和谐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为此,改革课堂教学,实现创新教育。
一是在课堂学习中学会创新。即培养兴趣—创造创新学习的前提条件;鼓励质疑-激发创新学习的动力;引导探索-改革创新学习的方式;激励求异-提倡创新学习的个性;学会观察-把握创新学习的环节;开拓想象-丰富创新学习的内容。
二是在自主实践活动中学会创新。自主实践活动的实质是自主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学校和社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的体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学习效果的学习活动。(1)成立各类兴趣小组,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与兴趣;(2)有计划地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3)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4)开展回报社会服务活动;(5)组歌各类参观活动。
二、教师的自主和谐发展
1.学校层面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1)目标激励。让教师自定目标,自找压力。学校提出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定目标。
师德方面,要求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知识方面,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方面,要求教师精通业务,熟悉教材,科学、灵活地运用教法;基本功方面,要求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表达过关,具备一定的特长;科研方面,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研能力,能总结教学经验,能承担课题研究或主持课题研究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能运用理论有效地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
在教师自定目标、自我发展的前提下,学校从实际出发,搞好测评,完善评价体系,采取分项、多元方式对教师进行水平和绩效评价。对不合格的教师要进行培训或补考,对优秀教师进行单项表彰。
(2)活动带动。定期举行教师授课大赛活动。学校要求每位老师都要上一节观摩课,教学室对其授课水平予以评估。
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校长带头,并积极向教师推荐好书,让教师自学。通过潜心“修炼”,使教师们学会系统地看问题,学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养成读书习惯。
举办教育教学沙龙。教师针对问题展开讨论,百家争鸣。学校专家组成员提问、点评,其他教师可随意提问,形式生动活泼,气氛轻松和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网上开辟“教师论坛”。由栏目主持抛出一个个焦点问题,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开展网络交流和学习。
2.教师个人层面的自主和谐发展。
(1)自加压力。鼓励教师向优秀教师学习,引导教师变被动为主动,学会自加压力。
(2)自定目标。根据教师各自的差异性,确定个体认为能够实现的有实在意义的目标,并自觉主动地去接近目标。
(3)自我塑造。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千差万别的,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尽管弥补个人的某些缺陷是必要的,但扬长避短,塑造自身独特的形象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因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引导教师自我塑造。
(4)自我评价。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注重对行为结果的主观体验和价值判断,让教师亲历诊断性过程评价,了解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三、学校的自主和谐发展
1.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与规范。
共同的价值观与规范是学校内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信仰,它包括学校追求的理想、学校的目的和使命、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期望全体成员在学校向理想迈进时的行为准则等内容。致力于自主发展的学校价值观与规范,使全体成员的意愿凝聚在集体的事业中。学校实现自主和谐发展,并因共享的工作目标和一种共同的工作认同而感到有义务为之奉献,并为共同的利益去一起工作。
2.使教师成为自我管理者。
一是促进教师的学习。鼓励教师把正在做的工作作为学习的机会,把教学作为一种不断学习、不断改进的创造性过程。教师的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一个合作的过程,一个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是发展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克服障碍,包括结构方面的与态度方面的。如学校工作时间表的不当设计、时间短缺、教学进度的不当安排、强烈的自治与私密的规则等。此外,在发展团队精神时,应避免制造人为的不利因素,即在一种不能接受团队精神的学校文化中,通过行政设计将团队精神形式叠加其上。 3.改变学校文化。目前来看,大多数的学校文化特征是有碍学校自主发展的,如保守、抵制创新与变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及相互隔离等规则。因此,如果学校文化不发生改变,即使学校管理者提倡合作、团队精神、创新与变革,也很难形成实质性的改变。所以,学校文化的改变对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走向自主发展至关重要。
4.以校为本,确定学校发展思路。
首先,学校要在校长指导下,通过对学校现状细致而客观的分析,找到学校在社区、本地乃至整个地区的发展空间,提出学校全新的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具体讲就是经过一段时间(三年甚至更多年)的努力,构建有本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深化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发展趋向等学校核心领域的改革。 5.民主管理,激发教工参与意识。实现学校发展近期与远期目标,需要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职能,积极采纳、吸收广大教职工的合理化建议,使大家在对办学背景、条件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教职工积极参与,帮助学校总结提炼已有的办学成绩与经验,诊断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关注学校发展的切身需求,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与学校共同寻求进一步发展的方向。6.目标考核,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学校的发展思路、近期与远期发展规划确定以后,能否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这就需要学校对发展目标作进一步的细化,分学期、学年完善实施过程、制定达标要求,将目标、任务具体分解到每一个科室和教职工个人。细化分解任务也不能仅仅是提出达标要求,更重要的是制定对达标工作考核标准,在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同时,根据考核标准要求,对所有参与人员的工作做出恰当评价,以进一步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通过考核找准学校发展思路、规划目标与学校实际工作一致性的切合点,再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对学校的发展思路、规划目标适时做出学期、学年以及长远的微调,使之更加符合学校实际,符合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