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车厢里的“争执”

作者:贺成金




  早晨上班,乘坐1路公交车。旁边坐着一位可爱的小男孩,三、四岁左右,左手拿着一袋虾片,右手拿着一袋沙琪玛。我乐了:“小朋友,你用哪只手往嘴里送呀?”男孩的妈妈赶紧拿过一个纸袋子,把吃的全放进去了。小男孩一路上不住地问这问那,口齿清楚,声音清脆,很讨人喜欢。而妈妈呢,或是解答问题,或是赞许地点头,总是愉快地和孩子交流着。
  汽车经过一个火车道口。男孩站起来,连声说:“火车站,火车站!”妈妈赶紧纠正:“不是火车站,是火车道。”小男孩立即反驳:“就是火车站!”呵呵,小家伙还挺厉害呢!看着这张倔强的小脸,我正想替这位妈妈解围。没想到她笑了笑不慌不忙地说:“傻孩子,火车站是火车的‘家’,那里有房子,有很多火车道,火车可以在那里睡觉、喝水、加油。”小男孩一听,眼睛一亮。那位妈妈又说:“刚才过去的地方,没有房子,是火车吃饱喝足以后练习跑步、做游戏用的,你说是火车站还是火车道呀?”小男孩仍歪歪小脑袋想了想,奶声奶气地说:“哦!是火车道。”多么巧妙地解释,一场“争执”就这样烟消云散,换来的是小男孩灿烂的笑脸和对世界更多的好奇。
  我们经常说,要用儿童的视角来看世界。什么是儿童的视角?我觉得就是儿童已有的经验.以及儿童的思维方式。儿童的经验世界、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因此,儿童的视角与成人的视角也不一样。要想帮助儿童学习,成人就要蹲下身子,用一颗童心体察儿童,用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
  这位令人佩服的年轻妈妈或许不理解什么是儿童的视角,但她没有武断的简单的说“是”或“不是”地匆匆解决问题,而是“蹲下身来”,耐心地与孩子交流,把孩子们熟悉的“家”和最喜欢的“游戏”与“火车站”、“火车道”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视角,这样的解释,孩子怎能不被说服,怎能不懂呢?
  作为从事教育的我们来说,面对的是一群性格各异的孩子。当我们遇到许多个类似“火车站”和“火车道”之类的问题时,我们能不能像上述那位年轻的妈妈一样拥有一颗童心,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孩童的视角和孩子们交流,开启孩子的童心世界呢?
  蹲下身子和儿童一起用童眼看世界,用童心谈世界。这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