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心理效应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应用例析
作者:张经童
一、“南风效应”──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凛冽刺骨的北风使人们把大衣裹紧,而温暖和旭的南风却能使人脱下大衣。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心理学概念的出处。“南风效应”给教学的启示是:同一目标,方法不同,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要特别注意。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边读边讲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式教学,发现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化学新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均不相同,同一模块中不同专题、不同单元也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因此,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原电池”(苏教版《选修4》)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以往以讲授为主教学中,由于学生被动地学习,总有部分同学无法理解原电池的原理。为了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提高教学效率,可设计如下教学方式:通过一个具有悬念性的“假牙”故事为线索导入,再结合铜、锌的“声、光、电”三个小实验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逐步揭示原电池的原理。“声”是指导线、铜片、锌片、番茄让音乐贺卡发出声音;“光”是指连接铜、锌、稀硫酸和小电珠,观察到发光现象;“电”是指铜、锌、稀硫酸与灵敏电流计相连接,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证明有电流通过。最后回归到假牙问题上来,而使真相大白。整堂课就以一个故事作为背景依托,学生从番茄、音乐、光、电这些可以感知的现象出发,很快就可以建构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有关知识。教师再适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倍增,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化解难点。
二、“鲶鱼效应”──让课堂活跃起来
“鲶鱼效应”来源于通过制造沙丁鱼和鲶鱼间的摩擦与争端,使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游动,从而避免了沙丁鱼的窒息死亡。“鲶鱼效应”给教学的启示就是,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紧张和有趣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在思维活跃的环境中学习,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变“任务”为“兴趣”,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活跃学生思维的有效“鲶鱼”有很多,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都可用作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促进知识的建构。如,“氯气的生产原理”(苏教版《化学1》)教学过程设计为:①观看一段关于海洋资源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认识到海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②让学生展示自己用海水晒制的食盐并与市售食盐比较,让学生体验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③分组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包括电解产物的猜想、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现象的观察、电解产物的检验、小组讨论、汇报总结),让学生了解食盐是如何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其它物质的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④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以及电解中要解决的问题来设计工业生产方案和进行厂址的选择,学生获得了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产流程中的技术问题的体验。整个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线,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认知冲突,并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掌握各种科学技术知识。
三、“超限效应”──教学要善于把握尺度
由于某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的或反抗的心理现象,人们称它为“超限效应”。调查表明,现实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切实际地扩展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要求,增加作业量的现象。这就导致必要的基础得不到落实,大量“额外的”知识又出现“夹生”,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减退,对进一步学习化学产生畏难情绪。这种状况任其发展,不仅影响化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良好情感态度的形成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学应把握教学尺度,以免造成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以至学习兴趣的丧失。
1. 把握深度。必修课程的最重要特点是基础性,它在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与义务教育的化学课程相衔接;“启下”为后续选修课程模块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但在现实教学中“拔高”、“加深”和“扩展”必修要求的现象仍然存在。例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课标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材一般从“可逆反应”引出“化学平衡”的特征即止,而“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等内容放入后续的选修课程中。有的教师受长期形成的“经验”的影响,在教学中对各知识点力求“挖深”,习惯“一步到位”,上述有关化学平衡的选修要求也就演化成学生的必修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因教学内容的“挖深”和“拨高”导致教学时间的不足和学生学习的困难而产生对化学学习的畏惧的“超限效应”的发生。
2. 控制广度。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既要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的处理和呈现教材有关内容,又要严格控制内容的学习要求,不能一味地在教学中拓展。如,“物质的分散系”(苏教版《化学1》)中介绍了通过“活动与探究”栏目探讨了胶体与溶液的鉴别方法、Fe(OH)3胶体的制备及净水作用,教材没有涉及胶体的全部性质。其意图是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认识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把握教材内容的广度,不必扩充胶体的其他性质,以免给学生增加负担。
3. 重视梯度。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中,为了分散难点,将许多知识放在不同的背景下进行学习,这样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也能有效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如,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专题一]仅从反应分类的角度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而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及双线桥法则在[专题二]进行介绍,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应用则在后续选修中才要学习。因此,教学中要突出核心知识的学习梯度,明确必修课程学习目标,到位而不越位,循序渐进地学习。
可见,教师教学应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总之,心理效应是有因果关系、社会后效的、规律化的心理现象。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心理规律,只有认识心理效应,解读心理效应,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才能深入的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而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化学教学课堂,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王祖浩.高中化学新课程解析与实施中的问题探讨[N].中国教育报,2005-10-14.
[2]王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