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预设是“根”,生成是“魂”

作者:汪祖云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一位教育专家强调指出:课堂教学是生成,更是预设。
  勿庸置言,课堂教学是有章可循的,学生身心发展也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对于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己任的教师来说,对大多数学生的大致发展态势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知识的教学过程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促进学生发展上应该有一个高屋建瓴的引领。从这一层面上看,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做一个整体的设计、全局的把握,即教学“预设”。新课程理念下的这种“预设”,具体来说就是指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大体教学进程,并虚拟地进入头脑中的“课堂”,让自己、学生、课程、情境等因素动起来,设想很有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当这些情况出现时,自己能够从容不迫地接纳和拥抱,并胸有成竹地将其引向“精彩”。
  这种“预设”应理解为纲要的、信号的、多元的、开放的、情景的、动态的规划或设计,我们将这类“预设”称之为“弹性预设”。“弹性预设”的价值假设是:预设只是假设。教学假设的可能性、目的性、计划性需要服从于教学实践的现实性、过程性、变化性。只有当可能性与现实性、目的性与过程性、计划性与变化性有机地整合到一块的时候,才能产生真实、有效甚至超出预料的结果。
  课堂教学的“预设”如同战争发生之前的战略谋划和战术设计、市场交易行为发生之前的预测筹划和利益计算,其重要意义是可想而知的,它是课堂教学的“根”,只有扎稳了根,才能开出更鲜艳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总之,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
  那么,什么是生成呢?所谓生成,即指课堂中依据学生的现场思维成果或疑难问题,及时调整预设的教案而重新生成教学流程。偶然性、差异性是其主要特点。生成的契机和成果因师生而异,因文本而异,因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程度而异,也因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广度及厚度而异。因而,它是一个生机勃勃,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智慧碰撞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学生的学习智慧。自从《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很多老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课堂的现场生成,开始追求生成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艺术(它实际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教学智慧,拓展课堂空间,在不牺牲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创造了许多“难以预约的精彩”。正如刘云生所语:“任何精彩的语文课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这正是语文课的教学魅力所在。”
  笔者在省教育学院进修期间,曾有幸观摩了“武昌区中小学语文优质课”的竞赛,其中一位小学教师执教的课题为《麻雀》,这一课的最后写道:“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师: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生1:我看出猎狗被老麻雀吓退了。
  生2:我看老麻雀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生3:我感到老麻雀很伟大,了不起。
  师:可见,老麻雀对自己孩子的爱是不可抵挡的。
  偏偏就在此时,一名同学忽地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猎狗后退并不全是因为老麻雀要和它搏斗而吓得后退,我认为还可能是因为猎狗被老麻雀拼死保护自己的幼儿而感动了,不忍心去伤害它们。因为,人们常说狗能通人性,猎狗也像人一样是有感情的,有同情心的。
  师(有些惊讶地):还有谁也赞成他的这种观点?
  生:我觉得他说得有一些道理,虽说老麻雀摆出要跟猎狗决一死战的架势,但猎狗仍然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它打败并吃掉。所以,我也认为猎狗一方面被老麻雀的样子吓了一跳,另一方面,也会被它的精神所打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师:你说得实在太好了,你是一个极具童心的同学,连动物在你的眼里都有了人的情感,这种观点确实让老师也感觉很新鲜。
  又如,今秋县教研室举办的“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竞赛”,其中一位教师执教的课题为《端午节》,当老师在导语中问:“我们这里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这些节日分别有哪些习俗?”当同学们各抒己见时,一个学生发问:“老师,为什么过年贴春联的时候,有许多人要把‘福’字头朝下贴呢?”此时,老师首先表扬了这个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的好习惯,接着讲解了“福到”即表示“幸福己到”的意思,然后追根溯源,利用学生们爱听故事的特点,讲述了一个“马皇后巧解‘倒福’含义,使皇帝朱元璋免开杀戒,救助无辜老百姓”的故事。这一现场生成的教学环节,对学生既有学习兴趣的激发,又有探究意识的肯定,还包括人文精神的培养。因为一个偶然出现的契机,就做得如此精彩,堪称“神来之笔。”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像这样精彩的“生成”实例很多。我们呼唤像这样令人拍案叫绝的课堂生成,但是,笔者在大量的听课中发现,很多老师闯入了新的误区,跌入了“陷阱。”
  一、一味追求生成的量而走入无度的误区,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案例:《晏子使楚》教学片断
  上课铃声响后,老师引导学生只用了15分钟的时间来对课文进行朗读和翻译,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是:
  师:请同学们作一回记者,跟随晏子到楚国去体会一番风云变幻的外交场合。(让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对课文内容进行分角色表演,然后找一组表演给全班看。)
  师:如果楚王对你们这些小记者蔑视地说:“难道你们国家就没有大一点的记者吗?怎么派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娃娃记者们来?”面对楚王的侮辱,你们该怎么说?(学生各抒己见)
  师:请拿起笔写出对晏子、楚王采访的问题提纲。(4分钟后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提纲)
  师:齐王正在国内等待好消息,你能不能写一条短信息说清晏子出使的捷讯。(4分钟后让学生交流展示)
  师:齐王又是怎样回复短信对晏子进行夸奖和鼓励的?请写出短信内容。(此问题刚提出,下课铃声就响了)
  这位教师一味追求生成的量,而忽视了生成的质,走入无度的误区,貌似创新的生成结果,其实已经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有人曾比喻:文本的价值取向好似靶子,课堂生成如同打靶,十环当然最佳,七环八环是对的,三环四环也可以,但如果完全脱靶那肯定是必须否定的。然而,在这位老师“现场生成”的课堂中,笔者发现,他已经改变了“靶”的位置,学生打中的是教者心中的“靶”,而非文本作者心中的“靶”。
  二、刻意创设理想化的生成环境,把语文课上成了非语文课
  案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片断
  教师课前的导入语:“同学们能用两个三角形和两条直线组合成与众不同的图形吗?如果能的,请上来画在黑板上,并给自己的图形命个名。”老师此言一出,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上前展示,真是个个有创意。此环节结束时,笔者看了一下时间,整整用去19分钟。原来学生们这一段时间的数学课正在学习“用图形拼图”,这节语文课正好派上用场。一节课40分钟,学生感知文章再用去8分钟,用来探究的时间就只有13分钟了,真是得不偿失。并且这节课给人的感觉有点二不像,既不像语文课,也不像数学课。课前用这种方式导入本无可厚非,但为什么不适可而止,而要贪多呢?
  像这样把语文课上成非语文课的案例还有很多。如:把《斜塔上的实验》上成实验演示课和物理课,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上成化学实验课,把《晏子使楚》上成表演课等等。
  这样的课还叫语文课?只能算是一种既忘了根,又忘了魂的作秀课。
  那么,如何才能不跌入陷阱,实现“生成”的目标呢? 笔者认为一是教师要潜心研究“课标”,认真钻研教材,把工夫用在课外;二是要有动态生成的观念和强烈的课程意识,立足预设,巧于创生,对学生提出的积极的、价值高的问题,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价值低的问题,要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来。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语文课的本体到底是什么。“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手段是什么?是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语文教学如果缺乏听说读写,母语的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人将语言的学习归结为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对于正处在学习语言黄金年龄的学生来说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每一节语文课都有意去苛求和寻找生成,那真是“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既忘了根本,又丢了魂,因为这种“生成”和“魂”毫不沾边,只有少而精,并且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才能谓之“魂”。我们语文教师绝不能干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不要在改革中把好的东西丢失了”。而应把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作为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应当渗透的一种思想,而非一种实体性的内容,我们只能在学生接受、吸纳、运用、创生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生成。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不能为体现生成而进行过度的发散,毕竟语文姓语,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母语。无论在什么时候,语文老师都不要忘了自己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导师”。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观念,我们当老师的必须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创设自然、适度而有高价值的精彩生成,更要下重锤搞好课前预设,因为预设是“根”,生成是“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