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下水”,也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

作者:徐勋贵




  笔者常听到一些学生在上完音乐、体育、美术课后,就在一起议论纷纷:某某老师的歌唱得真好,某某老师的画真棒,某某老师的前滚翻动作真优美。言语之中颇有羡幕之情,真有“我爱你”之感。可很少听到有学生在上完语文课后议论某老师的文章写得真好,某老师的书读得真感人。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音乐、美术、体育老师都能充分地利用自身这个课程资源,“下水”而导之,而语文老师没有“下水”,没给学生以示范的缘故。这也难怪,我们语文老师会如此不招人“喜欢”呢。其实,我们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本精彩的书,更应该懂得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自身这个课程资源——“下水”露露身手了。
  读书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教师应在练好“读功”上下功夫。现在“录音机朗读”这个不见面的先生占据了课堂的一席之地,应用得当,不失为一件好事。可是,有的教师依赖性很强,干脆以机代读。长此下去,恐怕宝贵的读书基本功会丢得一干二净。其实录音朗读只是一种朗读教学的辅助手段,无法潜代教师的“下水”读书。教师良好的范读的感染力比录音机朗读更直接,效果更明显。教师“下水”读书时,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亲其情,思想感情会随教师的变化而变化,和作者产生强烈的共呜。如一教师在上《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上课伊始,他事先在投影机上投影出总理的遗像,然后边放哀乐边范读。他那如泣如诉的朗读,使这些对总理不甚了解的,从没感受过周总理亲切关怀的小学生也忍不住热泪滚滚,获得了一种有着“当面效应”的信息。这位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也深感自己的朗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语文课中的作文教学,像“上课了,老师挥手往黑板上写上作文题目,‘作吧!’然后就没老师的事了”的现象还很普遍。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下水”的人还不多。自古以来,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写,教师“旁观”,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其实学生学习习作,教师亦可下水垂范。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或出题与学生同题作文,或让学生出题作文,以此接受来自学生的考验。曾经有一次笔者以《××我想对你说》为题,与学生共同说说心里话。作前教者与学生共同讨论这一题写作的要求:都一致认为要依据事实而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作后,教者将自己与学生同题而作的作文展示给学生。在评议中,学生对教者作文中的遣词造句、内容表达方法等方面给予很高的评价,并要求老师说说是怎么想到这样写的。而教师此时的讲是互动的,是学生需要的。在这一过程中,小到词句锤炼,大到布局谋篇,应该说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切身感受,而且教师的导更具有了目标性、实效性。
  教师“下水”无疑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取得学生的信赖。学生从教师的示范作文中受益是明显的。通过对教师作文的评议,学生不仅能摹仿教师作文中的好词好句,仿其思路,立意构思,更能把切身的感受不断向内部转化而上升为深刻的感悟,使认识结构和情感品质得到完善。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不为束缚性和创造的教条所拘,写作也没有了神秘化。教师把自己的深刻的体会传给学生,就没有了以往居高临下的理论灌输,有的只是经验的渗透,情感的沟通。就教师而言,“下水”尝试,不仅品尝到了练习的甘苦,而且找到了影响朗读写作的关键,从而有利于加强练习的针对性。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教师“下水”也是一种切实提高自己素质的途径,更是增强师生民主平等,情感沟通的好方法,教师只有从“主角”的位子上真正退居“二线”,才能和学生一起享受“演员”的快乐。教师若能把握时机,充分利用“下水”这一课程资源,展现自身的魅力,同样,教师也会因为自己的文章和朗读的精彩表现而博得学生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