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这节班会有点失败,但值得!

作者:黄发长




  我们初一(六)班是学校自成立以来第一次未分所谓重点与非重点班的22个平行班级之一,学生从成绩、思想、纪律等各方面看都参差不齐,而且差距很大。经过半学期的努力,情况有些好转,可如何转变后进生仍是班上工作的一个难点,我总在思考这个问题,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新学期的第三周星期五,在班会课上我作了以下尝试。
  这节班会是从我宣布的一个“假通知”开始的,进入教室我很“沉重”地对同学们说:“今天班会课,我先给大家说一个通知,由于我们初一年级各班人数太多,近期学校准备从各班抽调一部分人出来,重新组合增加两个班级,不过是否最终执行,还在征求意见中,因此今天班会课就请大家为我出主意。如果你觉得我们班有哪些人应该调整到新的班级去,请写下他(或者她)的名字,当然要简明扼要说一下理由(最好用一句话概括),最少写三个,最多写五个;如果你自己想去或者你估计会有很多人想让你离开你又确实不想离开,那么你就在写完别人名字后表态,当然也要求简明扼要说一下理由。大家写完就交给我,完成时间为八分钟。”
  学生在写时,我心里很担心、又害怕,担心这样的活动后,学生会都会产生离去的念头,那样作为班主任不是太失败了吗?害怕学生从此相互不信任、不团结、不帮助,那不适得其反了吗?当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学生很快写好并陆续交给我。我一边收纸条,一边很迅速地浏览学生们写的内容。一会儿,我心里头有底了。除了一个平时表现平平并有些沉默的女孩外(后来找她谈话,我才知道是因为有两个坐在她身边的男生经常取笑她,还爱叫她的绰号,后来我给她调了座位),其他人没有主动要求出班级的。我原认为比较差的受到批评较多一点的学生会提出调出班级的,而事实是他们却无一遗漏的都提到不要让他出这个班,并且有几个还用了很大篇幅写了不出去的理由。有的还定了保证,有的制定了奋斗的目标,有的提出今后一定改掉以前的有些毛病,不再惹老师生气了,有的认为我平时对他们很严,说其实这种做法很好,如果说再换个班主任不严格要求学生,说不定将来更管不住自己,担心自己会越变越坏……当然让我意外的是,除了这些差生外,余下表态的全是成绩拔尖的同学,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都没有表态。成绩拔尖的同学不愿离开的理由基本上有两种,其一,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认为现在生活、学习都很好,不要有什么变化;其二,舍不得离开现在的老师和同学。
  当学生交完后,教室里比起以往显得异常沉闷。
  此时,与他们的沉闷相比,我心里相反有些按捺不住兴奋了,不是因为他们还沉浸在我的善意的欺骗中,而是因为我发现他们原来都不愿意离开六班。一个人犯错误不可怕,只要能改就好,可怕的是犯错误后不知悔改或者明知故犯。接下来的班会时间,是在围绕四个问题的师生大讨论中度过的。这四个问题是:1、此时,你最想说什么?2、假使你是老师,应该怎么办?3、假使你被确定为离开的人,你该怎么办?4、你肯定不会被分出去了,你想说点什么?学生的讨论可以用四个字来描绘:热烈、动情。
  其他的就不一一细述,不过有两点一定要说一下。是关于第三个问题,当我强行让几个差生“表态”时,我以为他们会像他们写的那样好好“认罪”,从而可以让我适时进行一下班级舆论环境大整理。结果适得其反,他们上台后有两种表述,“那样我就离开吧”,“那就认命吧”,等第三个上台进行同样的“认命”时,我知道我的强制性的做法是错误的,其实他们是班上“更要面子”的人。于是,我在深情地说出这三个已经发言的同学刚才写的话语和真实想法后,也对他们表了态,我以后做事也一定设身处地的从每个同学的角度出发先考虑考虑,看得出他们听我这么说后由衷地高兴;另一方面,本节班会在进行一翻心理的反复曲折后,最终的主流流向是,大家认为目前的班风、学风总的是好的,老师和蔼可亲,同学们是团结和积极向上的,大家应该珍惜现在的青春年华,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好好学习,为自己也为六班争光,并一致要求老师去给领导建议,不要把班上的任何一个同学分出去了,班上虽然人数多,但请相信大家一定会做得很好。
  原本在班会结束时,告诉同学们真像,学校并没有这样的“通知”,可临近下课时的课堂气氛让我无法将其说出口了,于是,我只得再次“欺骗”他们,说一定去和领导好好谈谈,阻止这次班级调整的发生。
  班会结束了,我的心还没能平静下来,我给自己这次的教育活动打了不及格。首先,让学生写出认为应该离开班级的人,这有些像是引导学生挖掘别人的缺点,这与“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看人”显得不合适宜;其次,这次活动说到底毕竟是建立在欺骗的基础之上,究竟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我想应该是有的。不过无论怎样,这次活动的确是很有成效的,是值得的。
  
  栏目编辑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