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作者:陈 霞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中关于解决问题的目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帮助学生形成在学习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教学一项基本的且重要的任务。如何形成策略,是些什么样的策略,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谈谈如下看法。
  
  一、直观策略
  
  当问题比较抽象复杂时,可以根据题意构造直观,使问题形象化,以便发现解题的途径。教学中,教师可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调用原有方法和技能,把问题放在具体直观的背景中加以解决。如当学生品味到运用转化方法能从(已知)长方形面积中推得(未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要求学生通过剪拼,在独立思考中解决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实际上是进行公式的再创造。再如,面对较复杂的问题,教会学生创造直观背景——作图、列表、模拟演示等,其中最为常用的当推直观图示。例如:甲数的1/2等于乙数1/5的,甲数是乙数的的几分之几?题中已知条件较为抽象,但只要画一画直观示意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
  
   学生根据图,就很容易列出下面的算式:2÷5=2/5。由此可见,遇到复杂问题时,借助直观手段,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找到解题途径。
  
  二、列举推理策略
  
  列举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形式,常用于概念的形成,性质、规则、公式的推导。教学时应努力使学生领会数学推理的基本思考方法。如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比较、寻找规律、归纳结论的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对新问题作出判断、分析,寻找问题结论的方法。前者一般用于新知识探索过程中,属于归纳推理;后者一般用于知识应用过程中,属于演绎推理。但是在其具体运用时,常常顾此失彼,考虑不全。为此,应教给学生列举推理的思考方法。如: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1/4米,第二根截去它的1/4,剩下的哪根长?学生往往只会考虑大于1米或等于1米的情况,其实还有小于1米的情况,要列举出三种情况,全面地进行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为了提高列举推理的可靠程度,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考察的数量尽量多一些,范围尽量广一些,尽量避免“轻率概括”,同时要指导学生搜集反面事例进行考证。
  
  三、变式转换策略
  
  主要使学生掌握“形变积不变”、“等量代换”、“换一角度思考”等数学中经常要用到的思考方法。在解题中这些方法常常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如:在一个正三角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在圆内再画一个最大的正三角形。(如下图1)已知大正三角形的面积为48平方厘米,求小正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用图1思考,简直“疑无路”。转动小正三角形成图2时,学生顿时豁然开朗,一看便知道小正三角形的面积是大正三角形的1/4。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此类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在动态变换中获取问题解决的途径,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评价策略
  
  评价是指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等因素作出评判,对解决的策略、方法进行总结。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
  教学生评价主要使学生掌握由果索因的评价策略。由果索因,一方面引导学生把结果放置在条件中加以检测,如应用题的检测评价。另一方面还包括从结论出发、重新回忆结论形成的过程。常用的办法是指导学生自己设置条件,仿照前面结论形式过程作再推导,以评价自己对结论的理解程度。例如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求得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底×高÷2。此公式是否正确及具有普遍性,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自己实验,试求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然而问题的解决大量表现在新知识的应用过程,新知识的应用主要是做练习。为评价学生知识应用的正确性及熟练程度,引导学生自编习题不失为一个好策略。在实践中发现,叙述编题是按“模仿—变式—创新”的过程而进行的。无论哪一级水平的学生,自编习题并解答,对条件信息和问题信息关系的理解都比教师提供的习题要深刻得多。实践发现学生编题时,思维呈扇形式开放状态,以学生练习中易混易错的较多。编题过程是按一定的方法对知识重新编码和组合的过程。,因而也是一种创新性的学习活动。可大大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以上几方面的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是密切联系的、交叉结合的,但不管哪方面的学习策略,都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才能真正转化成有使用意义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