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管见

作者:汪 丞




  课堂提问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教学方法,几乎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都会用到提问。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提问过于简单,让学生齐答“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学生不思考即可回答,没有思考价值,教师只是追求一种人人参与的热烈气氛而已;(2)提问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回答或回答不到点子上,启不得法;(3)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是少数几个优生回答,而不顾及差生;(4)提问后不给思考时间,不少学生思维活动跟不上,干脆放弃思考。以上这些做法,不同程度阻滞或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怎样才能使提问得当,让学生的思想一下都活跃起来,使思维真正得到训练呢?通过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课堂提问主要应解决好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技巧两方面的问题,即要善于拟题,巧于发问。
  
  一、善于拟题
  
  拟题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提问效果和一堂课的质量。善于拟题是指问题的设计力求科学合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要科学合理的拟题主要要遵循以下原则:
  1. 整体性。语文课堂提问的整体性原则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的决定。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十分重视整体的地位和作用。拟题时,要紧扣大纲和教材,从教学目的出发。任何有悖于大纲,游离于教材之外的问题,都不宜于作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和讨论。同时,设计的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着不能分割的紧密联系,其联系的纽带就是共同服务于文章的中心和主旨的揭示与把握。因而,问题设计就不能是孤立、杂乱的问题材料。如教《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课文,有教师在指导学习课文第一段时,拟了这样一个问题:“雷峰夕照”是西湖的十景之一,你知道西湖有哪十景吗?学生讨论似乎很热烈,但很难得出一个完整答案来。这样的问题恐怕家住杭州的人也未必一一答得出来,更何况作者在这里的意图并不是要赞颂西湖风景之美,而是要表明他对象征封建专制镇压之塔的厌恶之情。显然提出这个问题脱离了教材,有违本课的教学目的。
  有人在教《论雷峰塔倒掉》这篇课文时,设计出这样一个问题:1924年,杭州西湖雷峰塔因年久失修倒掉了,这本是一个平常事,而鲁迅先生为什么几次为此作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学注释,通过思考和评议,懂得了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不在于议论雷峰塔倒掉本身,而是借论塔评僧,讽刺时事,抨击时政,表达其对压迫者的憎恨,对被压迫者的同情和打破封建专制的强烈愿望,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讨论,从全文整体弄清了雷峰塔、法海、白娘子的象征义。如果这篇课文教学设计的问题不从整体出发,而是支离破碎琐屑繁杂,缺乏主脑,就难以造成一种大开大合、明快推进的教学效果。
  2. 小巧性。小巧性和整体性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所谓“小巧”是指设计的问题要从一个既和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一定联系而又易于进入答题状态的切入口入手进行拟题。这个切入口绝不是信手拈来的片言只语,而是经过教者精心挑选,充分考虑能勾联教材阅读指导与学生学习思维的文字材料,是沟通教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通道。如:在教《七根火柴》时,开篇以《夜走灵官峡》引入,提出“大作家为什么写这样一个小故事”的问题,从“小故事”这个切入口,引导学生体会“以小事件去表现大主题”的表现手法。正因为切入口小巧,学生容易入题,思维不易阻塞,也正因为切入口具体,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有了一座通向探索未知的桥梁。相反,如果设计一些大而泛的问题,学生会感到笼统抽象而摸不着头脑,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以小见大,从小切入口进入大主题,正是小巧性原则的妙处,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3. 难易适度。拟题难易适度,是说设计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诸如年级、年龄、智力水准、生活面等多种因素。题目不能太浅,太浅学生勿须思考便可作答,调动不起求知的欲望。题目也不能太深,太深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会失去学习信心,而应是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能够解答为宜。这好比让孩子们摘桃子:不用跳就摘着,没劲;反复跳,摸不着,扫兴;跳一跳能够着,来劲!我们设计的问题要使学生在课堂始终处于“跳一跳能够着”的境地。让他们“来劲”地摘取知识硕果。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积极活动起来,并向纵深发展,思维才能得到训练。此外,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或答案错误的问题,就要进行点拔或分解难点,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难问题化为易问题,为学生答题铺路架桥,让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通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如笔者在讲授《拿来主义》时,首先提问:送去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学生一时难以回答。老师接着分解这一问题为:(1)为什么要送去?(2)送去的什么?(3)送去的目的是什么?因为问得具体,学生经过思考较能准确回答。接着再问,送去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学生不仅能理解送去主义的本质是投降卖国,还很容易体味出文中所列举学艺上的三件事中的讽刺意味。
  4. 标新立异。提问设疑的目的是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的求知欲望,要达到这一目的,设问必须标新立异,亦即要求问题的设计要新颖、生动、有趣味、富于变化。一味照搬课后题目,一味套用教参答案,陈旧的、刻板的、乏味的问题是难以激活学生学习的思维,而过难的偏激的设问往往会造成学生无端紧张,焦虑而抑制思维的畅通,达不到提问的预期效果。因此,“标新立异”的提问,要求重视设问的多角度性、多层次性。同时,又做到目的单一,导向明确,叙述风趣,角度新颖,富有启发性。如:讲《故乡》一课,可激励学生发问:“小说为什么要写杨二嫂?可不可以不写?”分层点拔,启发学生,让学生弄懂杨二嫂与闰土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外貌不同,然而20年后生活境况却是相同的,表明作者从不同角度选取典型人物来共同表达主题的匠心。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质疑、探胜、求新、谋异、评述、图变、出奇、索巧的训练,培养学生大胆标新、勇于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
  
  二、巧于提问
  
  巧于提问,是指提问时要讲究提问的技巧。问题设计好了,只能说任务完成了一半,并不意味着提问就能成功,还必须注意提问的技巧。只有设计出了合理的问题,再加上高超的提问艺术,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提问的最佳效果。笔者认为,好的提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把握好提问时机。提问要克服盲目性、杜绝随意性。什么时候提什么问题,教师要心理有数。顺序的确定和时机的把握要从知识规律出发,要能体现学生获取知识过程。提问时机是要使提问问在点子上,问在要害处,问在恰到好处,指一个个小的问题的提出为一个要解决的大问题的提出创造时机。发问后,要留有充分思考时间,让全班同学都思考,有充分准备,再找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后,过于急躁不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往往使提问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应是把握提问时机的决窍。
  2. 要有提问对象意识。提问的对象是问题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问题设计的根本所在。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程度,对学生情况不了解,教师的问就只会是无的放矢,有呼无应。因此,设计问题要根据问的对象的实际,注意梯度与密度的搭配。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全体教育对象。要求所有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尽量给每一个学生以发言的机会。其次,在指定回答时,又要针对每个题目的难易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指定提问学生的范围和对象。不同的问题,应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巩固性提问,以基础差的学生回答为主,以考查全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创造性提问,以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为主,让其带动其他人拓宽思路;一般性的问题要让中等生回答,使多数学生有思考余地。课堂提问面要广、人要准,努力调动全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认真思考、共同提高。要杜绝只问几个优生或对准一个学生追问不舍的提问方式。
  3. 提问的方法要灵活。课堂提问不外乎书面提问和口头提问两种,无论那种方式,均应讲究语言艺术。一般来说,用委婉商量的语言提问,比板着面孔“我问你答”更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与表达的积极性。教师亲切、幽默、风趣的语言更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问时态度一定要和蔼,语言要亲切,富有启发性。提问的方式方法应富于变化,诸如悬念式、激疑式、迂回式、剥笋式等可交替使用,要善于变化提问角度,力避千篇一律。而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也要灵活多变,可指定学生单个回答,也可学生互相问答,还可就近分组讨论回答。
  同时,教师要把握好提问后的停顿,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去认真思考、品味,以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组织语言,为答题作好充分的准备。
  4. 注重对学生答问的点评。学生回答问题后,有的教师对学生答问或对或错不置可否,这样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也会挫伤学生思考答题的积极性。教师评点学生答问,应遵循“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贬斥”的原则。同时,也要视学生回答的情况而定,学生理解透彻,回答完整,教师不宜重复,只须进行适度表扬;学生回答有疏漏,教师可插话引导和补充,使之完整。学生回答较零乱,教师就要进行归纳梳理,使之条理化;学生回答错误,但错中有对的,尽量挖掘其闪光点,既要给予肯定,又要使之明确;回答全错的,应重点引导学生将问题考虑得更全面些,培养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
  课堂提问是教学艺术。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自己要会设问,善提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得要不断的探索课堂提问的规律,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许宝才.析“问”[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6):43.
  [2]庞大岳. 把握心理流向,激活学生思维——胡明道先生提问艺术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10):9-13.
  [3]顾英.浅谈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 中学语文教与学,2005,(3):9-10.
  [4]董旭.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管见[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21):18-19.
  [5]庞培刚. 语文课堂中必须重视答问[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