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刍议地理复习中的探究式学习

作者:王卫国




  新课程标准指出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从教学观念上更新,解决“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有相当多的学生,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在学习上事倍功半,效率很低,有的甚至因此逐步丧失学习的兴趣,由于“不会学”而导致“不爱学”和“不愿学”。因此,学生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是能否由“厌学”变成“爱学”的关键所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地理复习中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探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复习,最主要的是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如能弄通了这种内在的联系,知识就能融会贯通。地理学科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综合性,即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教学中,可以以某个具体知识点作为切入点,在对其进行纵向分析时强调各体系间的横向联系。如对地带性规律中的水分条件进行分析,除受海陆位置影响外,还受地形、大气运动以及由大气运动而产生的洋流的影响进行分析,学生就自然地联想到了大气运动的规律。这样,将水分的分布规律与大气的运动规律、热量分布规律联系起来。又如“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自然原因(降水多、坡度陡、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差);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一是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二是河流泥沙淤积——排水不畅——洪涝灾害加剧。很显然,这样的复习对巩固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是大有裨益的。
  
  二、探究不同尺度上的知识归纳
  
  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归纳。知识经过归纳才能形成体系,变为己有。教会学生归纳可在不同尺度上进行,小的尺度可以对教材中一节的内容进行归纳,比如,选修“三大自然区的特征”,学生看到课本中每个区域下都有6个小蓝点,死记硬背根本无法做到,可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归纳的方法。像这样知识点多,内容比较杂的应教学生如何进行分类记忆,学生们通过讨论从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人类活动6个方面进行总结,问题就简单得多了;中等尺度可以是对一个单元进行归纳,复习每个单元时,都要求学生根据目录对本单元知识进行归纳。如必修第五单元,看目录一目了然——两件事:农业和工业;然后根据这两点进行细化,复习就会有序地进行了。大的尺度是对一本书进行归纳,如初中第四册:中国经济地理(前四个单元)和中国区域地理。这样多的内容如何复习,办法是将其分解,分解成中等尺度,减少难度,这样的复习方法学生会觉得复习一个单元一本书并不难。一般情况下,要求学生从一节课的内容开始归纳,接着是单元归纳,这样逐渐养成学生从不同尺度上的自觉归纳行为,让所学习的知识自然形成体系。在形成知识体系和网络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以不变应万变。如高三第七单元第三节“走立体农业道路”下有三个难点,如果对每个难点加以分析概括便可知晓,它是按照开发资源、发展经验、保护环境这一思路来分析问题的。那么,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如留民营的生态农业、黄淮海平原的鱼台塘模式、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等就可以灵活地把知识进行迁移,得到答案。归纳和迁移两种能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探究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地理图表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是地理学的突出特征之一。如何从地理图表中获取信息(读图能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技能。应首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类,如分布图(等值线图、地形图、政区图)、统计图(柱状图、扇形图)、原理图、景观图等等。然后就每一类图表展开读图顺序、图文转换、地图叠加、动手绘图等方面的训练。
  在地图复习中,特别是在读图题的讲解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这样一个习惯:每看到一幅图,都按着这样的程序来读:①看看这是什么图(读图名);②图中的符号都代表什么(读图例);③图中都有什么(读内容);④它们有什么特征和规律(读特征找规律)。结合不同类型的图,形成正确的读图方法。有些同学“看”不出图中有效信息,那么就引导他说出来,说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提取过程,还往往同时存在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将同一地区不同类型的地图叠加在一起,就能反映出该地区多种区域特征,直至其全部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一些主要的分布图(如中国分省图、中国铁路图、世界海陆轮廓图、大气环流图、洋流分布图等),让学生动手描绘有利于图上信息的识记和理解,当遇到同类局部地图时,读取信息会得心应手。对于统计图表、剖面图等,在复习中给出数据,让学生动手绘制,更有利于学生对这类图表的理解和判读分析。
  新课程标准关于“地理技能”提出,要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和回答地理问题的能力。而地理复习中的探究式学习是使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地理技能的一把钥匙,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运用效果不错,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