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活动作文 精彩写不够

作者:方 利




  将游戏活动引入作文教学,可以让孩子们不再害怕写作。因为游戏活动是孩子亲身经历的,又在活动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孩子很容易找到写作的题材。同时,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为孩子创设了良好的写作心境,调动了孩子所有感官进行观察感知、思维训练和言语表达,学生体验深刻,就能把当前的学习任务与先前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激活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写作兴趣,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有真情实感。
  
  一、深刻体验让习作“趣味盎然”
  
  “事非亲历不知难”,说的就是没有体验就不能深刻的感悟和理解事物。习作教学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孩子的亲身经历或感受,写出来的文章常常会比较空洞。通过游戏活动,营造一定的氛围,可以弥补作文教学中的这一缺憾,会让学生真情流露,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游戏活动,是孩子生活的真实反映。游戏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从孩子稍稍懂事,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们就会玩“过家家”的游戏了。再大一些,该上学了,各种体育游戏、课间游戏伴随孩子一天天成长。可以说,游戏无时不在孩子的身边,而且孩子们又是如此热衷于游戏。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相应的角色体验,又由于游戏活动前教师精心设计,可以进行定格表演或二度体验,更加深了学生的体验,获得各自的生活感受,并生成习作内容,学生习作时“无米下炊”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笔者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游戏节活动后,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炒黄豆比赛开始了,我俩手拉手相视一笑后就开始炒了起来,刚开头倒没什么感觉,可渐渐的我便觉得头开始晕,这地面也好像越来越滑,觉得在向一边斜过去。我和王云一会儿到这儿,一会到那儿,原来脚踏实地的感觉这会儿消失得无影无踪,顿时天昏地暗,大脑一片空白。我们一边炒,同学们一边笑。我俩艰难地翻炒到了第九个,随着胜利的叫声响起,我们才停了下来。可此时的我们都像翻了壳的乌龟,眼冒金星,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爬都爬不起来。同学们笑得更欢了。
  如此深刻的体验,学生如果不参与游戏,想编也难。
  
  二、细致观察让习作“有声有色”
  
  会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老师们平时在进行习作指导时,也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再仔细观察一下,你还发现了什么”……可是无论你怎么苦口婆心地解说,孩子们常常在观察时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结果习作时,就不能进行逼真细致的描摹,只能凭记忆勾勒事物的大概轮廓或随意编造了。而游戏活动就不同了,它常常能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进行观察感知。在游戏活动中,不用教师提醒,孩子就会津津有味地观察,在愉悦的无意注意的学习情景中,孩子们的思维火花会加速碰撞,发出异常灿烂的光亮。此时,只要教师营造一种特定的言语环境,学生的语言表达会变得十分清新和流畅,用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他们自己的生活就会变得极其自然了。如一次在指导学生观察胖大海的变化时,孩子们写道:
  生1:那怪东西身上的条纹仿佛是七八十岁的老奶奶脸上的皱纹,凹凸不平的表面好像一幅水陆分布图。
  生2:小东西开始膨胀了,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慢慢地,它越开越盛,像富丽堂皇的牡丹,像盛开的芙蓉,馋嘴的同学还说它像棉花糖。
  借助游戏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习作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一般的孩子变得优秀,优秀的孩子则更出众。
  
  三、教会积累为习作“添砖加瓦”
  
  为了让学生的习作更生动有趣,老师们常常会想尽一切办法加强语言积累,比如背诵名家名篇、摘录好词好句、学做阅读卡片等等,可是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往往在完成这些具体的任务时似乎胸有成竹,可真到了自己习作的时候,就会把已积累的内容抛到九霄云外。这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纯粹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已,这种被动的记忆成了学生苦不堪言的重负。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游戏活动,为我们开辟出让学生学会积累的途径。
  游戏活动营造了良好的习作氛围,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游戏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是快乐的、忘我的,畅谈游戏的过程实际上是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通常会有意识地抓住每一个环节,把握住学生的语言、行为、神态等表现,让学生畅快地说一说,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把当时看到的,想到的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时学生完全沉浸在游戏带给他们的欢乐中,不自觉地就调动了自己的积累,和伙伴们一起分享自己游戏的快乐。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活动作文《百猜百中》一课时,当告诉学生不管你把橡皮放在哪个杯子中(教师出示四个不透明的相同型号杯子,蒙住双眼后请学生把橡皮放在其中一个杯子里,最后让教师猜,橡皮在哪个杯子里),我都能百猜百中。游戏前教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许多孩子用语言描述了自己所持的怀疑态度。因为有活动,有情节,孩子的体验就会深刻,这时,一连串词语就在学生脑海中呈现且能脱口而出:自吹自擂,异想天开,痴人说梦、白日做梦、黄粱美梦、海市蜃楼……这些不自觉的词语积累将为学生的习作增色不少!
  
  四、个性表达让习作“纵横驰骋”
  
  作文教学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传统的作文教学通常是以命题作文为主。命题作文虽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活动作文,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开放,生活中的各种景物、现象都能成为学生作文的素材,自主拟题则让学生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我们的春游活动---玩枯叶》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的作文题目就五花八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枯树叶历险记》、《枯树叶飘起来》、《“落叶河”之战》、《落叶“狂刀”》、《都是树叶惹的祸》、《我发现老师的另一面》、《与众不同的春游》……
  自主拟题,学生写作就享有了更充分的自主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增强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激发了写作的热情。如《我们的春游活动——玩枯叶》这个题材,孩子可以写成记事作文——《与众不同的春游》;可以写成写人作文——《我发现老师的另一面》;可以写成想像作文——《枯树叶“历险”记》;也可以写成写景作文——《枯树叶飘起来》等等。
  
  五、取长补短让习作“共享成功”
  
  常规的作文讲评常常是在学生完成习作后老师才开始批改,然后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讲评,这样做时间周期相对较长,学生不能及时了解老师的批改信息,也常会让老师觉得自己精批细改作用不大,特别是对于一些作文有困难的孩子来说,即使重新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进行修改,也是收效甚微。而活动作文却改变了这一现象,它常常寓作文评改于游戏活动中,这样不仅确认了孩子在习作评改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助于激发孩子的评改意识和评改兴趣,有利于同学之间取长补短、互动互进。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作文由原来的写给老师看变为写给大家看,从而拥有了更多“读者”,让孩子认可了自己的智慧、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从而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己是一个成功者。
  游戏活动,贴近孩子生活,可以说是他们生活的再现,使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记、有情可抒。孩子们在经历了游戏活动后,有了真切的感受,丰富的体验,习作时就文思泉涌,从而步入写作的美好殿堂,此时的他们忘却了自己是在写作,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倾诉,快乐地表达。游戏活动,可以说是真正为孩子习作“找米下炊”。
  
  参考文献
  [1]张化万. 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M]. 语文出版社,2002,4.
  [2]李白坚,张赛琴. 21世纪我们怎样教作文——小学版[J].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