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让情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流淌

作者:廖传忠




  语文是一门具有独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内涵的学科。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任何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去体验这种情感,同时学会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这正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实质。基于此,情感既是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教学手段之一,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中显示了其独特的功能。
  
  一、在感受文本语言中生情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俄罗斯小说家尤里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着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自己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哭会笑,会同情和参与——这里就开始了书的影响,所有这些,按照托尔斯泰的话说就是‘感情的传染’。”这段话形象而深刻地告诉我们,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感情的传染”过程,可以说没有“情”的投入而开启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
  教学实录1:
  师:新中国有这样一位总理,他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他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谁?
  生:(齐)周总理。
  师:(出示周总理的照片)是的,他就是我们深深怀念着的周总理,《十里长街送总理》那沉痛的场面大家一定还记得,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齐)天阴沉沉的……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何其芬同志走近周总理,看看他每天是怎样工作的,去感受他伟大的精神和人格。(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总理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初读课文后)
  生:课文写了周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
  师: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周总理工作劳苦,哪些句子写周总理生活的简朴,抓住重点句、重点词体会,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学生自读。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首先必须“入乎其内”,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去。课文中描述的生活情境有些是学生熟悉的,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曾经亲自体验过的。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唤起学生的回忆,使学生心理重新亲历一番。如学习《科利亚的木匣》,教师可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亲身体验“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的哲理。有些课文描述的生活情境是学生不熟悉的,学生在阅读时无法自然地“入乎其内”,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如语言描绘、回忆想象、实物再现、多媒体展示等,从而给他们铺垫一个情感基调,让他们由衷地关注,全身心投入。
  “入境”只是阅读的第一步,要“生情”还得真正走进文本,实实在在地去读,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才能做到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只有在理解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这就是《文心雕龙》中提出的“披文以入情”。
  
  二、在品味文本语言中动情
  
  正本清源,阅读教学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应该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受到情感熏陶,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后,在初步感受文本、生发情感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背后的东西,那就是体会情感,并在作者情感的感染下,为之动情。
  教学实录2:
  学生在自读感悟,汇报交流后。
  师:作者亲眼目睹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当时心情怎样?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生读7、8自然段后交流。
  生1:作者当时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生2:作者胸中有千言万语想向人倾诉,但在路上又不可能对人说,于是他“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就是那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的反映。我们有时候难以抑制内心激动心情的时候就会“耶!”有时候还会唱歌。
  生3:作者当时心情很自豪。“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新中国”是与中国历朝历代相比,只有新中国才有这样的好总理,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崇敬并引以自豪的思想感情。
  生4:“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表达了作者发自内心的对周总理赞美的思想感情。
  生5:说“每个夜晚”是说“我所看见的一夜的工作”是周总理无数个夜晚工作的缩影,周总理一生都在为中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奉献中,表达了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
  生6:“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以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热爱以及作者自豪的思想感情。
  师:同学们的体会非常深刻,这样的好总理我们怎能不热爱,怎能不为之感到自豪呢?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亲眼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你的心情怎样?
  生1:如果我看见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我一定会和作者一样激动。
  生2:我若是作者,我会把我所看到的告诉每一个人,让他们和我一样感到自豪。
  生3:我若是作者,我也会和作者一样热爱周总理,敬仰周总理,赞美周总理。
  师:让我们带着对周总理的敬仰和热爱,和作者一起说:
  生(齐):“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
  生(齐):“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作者“为情而造文”,刘勰说文章都是“情文”,学生要“循情而读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入情”,走进作者的心灵,把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带着感情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情感。情感的感染性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共鸣,二是移情。此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同时,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与作者换位,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作者激动,学生也激动,作者自豪,学生也自豪,加深了情感体验。
  
  三、在拓展文本语言中抒情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意”,解读课文,读出文字中间的七分意,让学生领悟到作者的情感,不是阅读教学的终结,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文本,让学生目视文字,进而头脑中产生画面,借助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谈自己的感受,构建新的感悟,新的体验。正如叶老所说:“鉴赏文学作品的目的,岂但给你一点赏文的兴趣,这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感情、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
  教学实录3:
  师:周总理的高尚品德体现在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中,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请同学们将搜集到的有关周总理的资料进行介绍。
  (学生有的搜集到了周总理和人民在一起的照片,有的搜集了周总理关心人民生活,和人民亲如一家的文章,有的搜集了赞美周总理的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
  师:(出示《一夜的工作》挂图)同学们,这就是我们深深热爱的周总理,学了这篇文章,你想说些什么?
  生1:周总理,你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生2:看了这幅图,我想说:周总理,你休息一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你这样没日没夜地工作,你会受不了的。
  生3:我想起了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周总理的死就重于泰山。
  生4:我也想起了一首诗《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周总理死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生5:我想说:“周总理,你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我们的祖国富强了,我们的人民富裕了,我们少年儿童永远不会忘记你的。”
  生6:我想唱一首歌:“没有周总理,就没有新中国……”
  上例教学,由于主体充盈着丰富的情感进行言语实践,因“情动而辞发”,当感情调动起来之后,学生就会和作者在共识的基础上共鸣,在共鸣的基础上真正体悟,有所心得,就会有表达的愿望,倾注丰富有色彩的个性化语言,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这就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