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土壤》说课设计

作者:周叶梅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及前后联系。
  “土壤”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单元的第七节,陆地环境的主要组成有岩石、水体、大气、生物和土壤,而在本单元的前六节已经学习了岩石、水、大气、生物这四个要素,土壤是陆地环境的最后一个组成要素。土壤处在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四大圈层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因此,本节内容与前六节的岩石、水体、大气、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土壤又是生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使得地表由岩石裸露变为草木丛生,导致陆地乃至整个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土壤作为构成陆地环境的要素之一,它与岩石、生物、水及大气等陆地环境的其它要素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本身就反映出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为第八节“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土壤”这一节在第三单元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和作用。
  2. 教学目标。
  根据考试大纲,本节课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方面:
  ⑴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认识土壤的概念、本质属性、组成,了解土壤的组成和土壤肥力的关系,掌握土壤的形成过程及生物从中所起的作用。
  ⑵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有关图表、资料,提高学生运用资料和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分析、综合的能力。
  ⑶德育目标:突出人地关系这一主线,通过联系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利用只有做到用养结合,才能使土壤肥力循环再现。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3. 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本课内容主要阐述土壤这一地理环境要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认识土壤最主要的是认识土壤具有肥力的本质属性,抓住这一属性,土壤的概念就容易理解了。而土壤的肥力特性又与土壤的组成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理解土壤概念及其属性最主要的是要阐明土壤组成与肥力的关系。为此,本节教学重点应为: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土壤的形成过程是岩石如何通过生物主导作用形成具有肥力的土壤,这一过程对于学生,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本节的教学难点定为:土壤的形成过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节的学习中,已经对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岩石、水、大气、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应该说,学习土壤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是学生对土壤缺乏感性认识,尤其对城市学生来说,土壤的形成过程无法感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三、教法设计
  
  1. 问题讨论法。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本节课采用问题讨论法,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注重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模拟演示法。
  土壤的形成过程学生无法感知,理解起来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制作了土壤形成过程的课件,用动画形象、生动、简洁地演示土壤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较轻松、直观地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
  3. 读图分析法。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语言,也是会考和高考的重点,而且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利用了大量图表、资料、谚语,来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四、学法指导
  
  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综合性。陆地环境是由岩石、大气、水体、生物、土壤各要素综合形成的一个整体,每一要素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因此,要分析其中的某个要素,必须要将它放到陆地环境的整体中去分析,学会综合思维的方法。
  此外,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图文转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图文转换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六、板书设计
  
  3.7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一、土壤及其本质属性
  1. 土壤的概念
  2. 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二、土壤的组成
  1. 土壤的组成
  2. 土壤的重要性——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三、土壤的形成
  
  七、课后探究与实践活动设计
  
  取两个花盆和同一地区的土壤,栽种同样植物,其中A盆在一段时间内施用有机肥,并且放在室温相对较高的房间,定期浇水调节土壤中的水分;B盆不施用有机肥,放在室温相对较低的房间,适量浇水。经过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观察植物生长状况,以此说明调节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对土壤中肥力的影响。
  栏目编辑王祖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