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学校管理要规避“扁鹊现象”

作者:方周武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位医术最高明?”扁鹊回答说:“长兄最佳,仲兄其次,我最差。”魏文王接着问:“为什么?你能说明白一些吗?”扁鹊回答说:“我长兄治病,是在病症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把病治好了,所以他的医术只有我们家人才知道,他的名气根本传不出去。我仲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时就把病人治好了,一般人以为病人得的只是小病,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大,只有本地人才知道他。我扁鹊治病,是在病情严重后才治,别人看到我割肉切骨,动作颇大,就认为我医术很高明,我也因此而闻名于天下。其实比起我长兄与仲兄,我的医术是最差的。”
  在学校管理中,有很多人喜欢做扁鹊那样的“明星”,在重要关头挺身而出,挥刀上马,力挽狂澜,赢得喝彩声声。这些人在管理中往往对早期出现的问题不敏感,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估计不足,他们虽然能有效地应对危机,但平日的管理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有人把这种等问题严重后才采取“手术”的管理称之为“扁鹊现象”。诚然,扁鹊式管理刀到病除,疗效可佳,但成本也是最昂贵的,且风险极大。笔者认为,作为一般中小学校的管理,要规避“扁鹊误区”。
  最佳的学校管理应是像“长兄”治病那样——以防为主。管理者的管理之道,在“防”,而不在“治”。“长兄”式管理者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宽广的胸襟,广博的知识,卓越的分析与组织能力,他们在管理中,能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抓住问题的关键,在危机尚未发生时,提前作出预防措施,使危机消弥于无形,以最小的管理成本,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正如预防医学所强调的:“一元钱的预防胜于一百元钱的治疗”。所以,最佳的管理者常常是像“长兄”那样的甘于寂寞的人;他们不是在大堤崩溃时带领众人抗洪抢险的“明星”,而是在日常管理中不断发现隐患,使大堤根本不会发生险情的默默无闻的平凡人。美国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揭示;十一家世界上最卓越公司的CEO,竟然不约而同地与锋芒毕露、媒体宠儿、社会名流无缘,他们都是沉默寡言、不出风头,甚至谦逊害羞的人。石滋宜博士在《沉静领导》中也指出:过去我们认为,成功的领导者都是轰轰烈烈的人,而实际上,卓越领导者在一个时期内并不引人注目,但是他们会在一些模糊的事情上,作出与众不同的选择,在日后的结果中显示出他们的优秀与卓越。
   “长兄”是一种战略型管理人才,宜将其作为学校领军的核心人物来使用。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一个以“长兄”型人才为核心的完整的人才系统,使每位员工的激情与创造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扁鹊”那样的“实战”型人才,应发挥其“实施、执行、操作”的才能。对“仲兄”那样的谋划型人才,应发挥其“出谋划策”的才能,将其作为“副手”人选。有了这样一个领导体系,学校管理就能未雨绸缪,在“防”字上做文章。“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善于从细小之处洞察秋毫,统揽全局,在事物仍处于萌芽状态甚至还未萌芽之时,就能够预见,要做扎实细致的工作,任何细小的忽略都可能招致大堤毁于旦夕。
  让我们一起来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道理吧: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已病,下医治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