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效度的实施策略

作者:佚名




  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专家、理论工作者、教研员和教师一起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把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强调: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方面构成校本教研制度。
  但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正是这些问题制约了校本教研的效度,也使得一部分学校将校本教研误认为是将原有的教学研究改换名称,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形式。因而积极性不高,应付现象严重。那么,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呢?
  
  策略一、提高“个人反思”的实效性
  
  1. 调查研究,发现问题
  大家知道,个人反思就是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对教师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是对教师全部生活方式的审视,并且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然而,“不会反思”却是困扰广大基层教师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一部分学校采取写教后记的方式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但结果不尽如人意。从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们的个人反思存在几个误区:
  一是“茫”,教师不知道对哪些事件进行反思,也不知道怎样反思、按什么思路进行反思,认为自己的教育实践没有反思的价值,对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抱着一种见怪不怪的态度;二是“窄”,教师的反思局限在教学领域,只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且往往只对教学失误反思,对成功的经验不去反思或反思较少;三是“浅”,教师的反思只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回顾,难以与教学理论联系,不会提炼自己的经验,使自己的教学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四是“散”,教师普遍认为反思是自己的事情,是个人行为,没有必要交流自己的反思,从而使教师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阻碍了学校的整体发展;五是“浮”,教师不是发自内心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育现象进行深度思考,没有把反思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而是把它理解为完成任务似的硬性规定。
  2. 集中学习,理清思路
  为了解决教师在反思中的问题和困惑,我们组织举办了初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班,开设《反思与教师成长》专题报告,并要求校长和教导主任培训结束后在校内组织学习。专题讲座侧重于什么是反思?为什么反思?反思什么?怎么反思?如何规范教师的反思?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使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明确反思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以便自觉进行反思。通过对反思的视角、反思的内容、方法等问题的学习探索,解决了制约教师提高反思实效性的关键性环节问题。
  3. 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制度是加强管理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的自觉行为的有效措施。为此,我们将过去的备课本进行了改革,增加了教师教学反思表(见表1)和教学日记表(见表2),并要求教师每节课后及时填写表1,每天工作结束后填写表2。这样既规范了老师们的反思行为,又指导教师从那些方面进行反思,大大提高了反思的效度。
  
  策略二、提高“同伴互助”的实效性
  
  1. 模仿学习,提高感性认识
  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为此,我们将各地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介绍给中小学,并要求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仿照学习。几种同伴互助方式主要有集中学习、集体备课、课例研讨、课题研究、日常交流、听课评课等。
  2. 调查反思,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们发现各校采取的同伴互助的方式虽然很多,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体备课:应付的现象较普遍,不能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甚至有的学校单位仅仅只有集体备课的形式,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影响教师参加集体备课的积极性。
  (2)听课、评课:这虽然是一种常规教研活动,已被各校沿用了若干年,但由于教师工作处于相对独立、有时为争取某种权力与资源而相互竞争的群组之中,常常将暴露自己的问题视为是缺乏能力的一种表现。因此这种教研活动也往往陷入“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怪圈之中。
  (3)课例研讨:只讲表面东西、不挖深层问题,只讲和和气气、不求问题解决的无效合作现象非常普遍。
  (4) 日常交流:教师们日常交流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他们总认为,平时的备课上课已经很累了,日常交流的话题就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使日常交流与教育教学工作相脱离,不愿意或很难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
  3. 选择试点,探索新路
  研究表明,“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但从以上问题我们发现,要达到每个人的情感、问题、能力、信息都向他人开放、与他人共享这种理想的文化环境,只靠行政手段是很难实现的,必须寻找适合学校实际,能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的互助形式,方可提高其效度。为此,我们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五所学校(两所初中、三所小学)作为试点单位,由教师进修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到试点学校蹲点指导,以切实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形成了被广大教师认可和乐于接受的、实效性较强的几种同伴互助方式。主要有教师论坛(市实验小学)、同课研讨(绣惠镇中心小学)、学习研究会(汇泉小学)、师徒新制(第二实验中学)、课例研究(水寨镇中心中学)等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形式。
  4. 全面推广,提高实效
  为了及时将试点学校的经验在全市推广,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召开全市的校本教研现场会,由试点单位介绍经验,并再现教研过程,为与会代表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二是利用集中培训机会,带领参训校长老师到试点学校参观学习;三是与试点学校结成兄弟联谊学校,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以上措施的实施,既加强了联谊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又提高了同伴互助的实效性,有利教师队伍群体素质的提高。
  
  策略三、提高“专业引领”的实效性
  
  1. 培训学习
  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从教师角度讲,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这是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为此,我们利用头脑风暴式培训方式,进行集中封闭式学习。学习采取聘请课改专家授课、观看课改核心组成员的讲座录象、研讨交流、外出考察等形式,对全市中小学校长和老师进行全员培训,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新课改信息和新课改理念,为顺利实施新课程提供先决条件。
  2. 跟踪调研
  我们知道,理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只通过几天的培训就能实现根本的转变,它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修正、边提高。为此,从2002年开始,我们将每年的11月定为“师训教师调研月”。调研月期间,全体师训教师到全市的22个乡镇和市属学校进行听课、座谈、调查等不同形式的调查研究,寻找制约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和解决途径。在调研中发现教师们的问题与困惑:他们期望通过对理论的学习,能够实现“听了能懂,懂了会用”。
  可是“听了未必接受”,人们总是回避同自己原有认知要素对立的不协调信息,所以,教师对不协调信息易于排异、歪曲,难以“重构”。
  “接受了未必会用”,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参与讲授为主的培训后,都很难把听来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上,成为难以消解的困惑。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来自于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的结合,是在教学实践中无法直接运用理论造成的,这就为我们的下一步策略提供了依据。
  3. 专业引领
  (1)骨干教师引领。
  我们采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教授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骨干带动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学校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成立专门的工作室或研究小组,与一般教师组成一个实践共同体,教师们在面对一个复杂、真实的教学问题的讨论与处理过程中,取得知识、技能与相应的体验。
  校长或骨干教师率先接受新的理念,通过建立一个由少数人组成的“先导小组”方式,先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带动更多人的认识,引发学校更多人的自觉实践,最后达成各自的共同长进。
  (2)专家引领。
  专家引领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座谈)等,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功用,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但就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而言,教学现场指导是最有效的形式,也是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
  专家引领采取的主要方法是,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教研员参与教研活动,将教师在理论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有价值的真实问题,进行归纳和提炼,以对话交流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交换和经验的共享,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
  校本研修中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只有充分地发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才能有效地促成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才能真正有效的促进校本研修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庆泮等. 提高教师群体素质的探索[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2]杜萍. 中小学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余文森.校本研究基本要素之三:专业引领 [EB/OL]http://ktjx.cersp.com/jxyj/200511/84.html,2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