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外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作者:王文忠




  外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把语言能力转化为得体交际的能力,单靠传授词汇、语法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即识别语境并在语境下准确地理解别人表达自己的能力。本文从提供背景知识,联系语境讲词汇、语法,分析语用意义三个方面分析培养语用能力的必要性及方法。
  
  一、外语教学与语用能力
  
  外语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不到正确和得体的使用,无法完成通过外语进行沟通交际的任务。学生往往基础语言知识掌握牢固,但交际能力较差,单句表达尚可,连贯表达能力较弱,并常出现语体不合适等问题。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学到的多是脱离现实语境的语言知识,没有把语言形式与其在一定的语境下产生的功能意义相联系起来,从而未能把对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转变为得体准确的语言表现行为。其实质是外语教学中语言知识的传授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相脱节,对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培养不够。
  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是随着语用学的发展,继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之后被提出的一个重要术语和概念。它指的是:人们对语境的认识能力和在对语境的认识基础上理解别人的意思和意图,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意图的能力。它是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可以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其实质在于识别语境并在语境下准确地理解别人表达自己。可以说,语用能力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从语言知识过渡到语言表现的桥梁。
  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把语言形式和功能意义及其产生功能意义的语境相联系,有利于让学生在语境中培养语感,学会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语义,可以弥补语法教学把语言形式作为孤立的句型模式来学习的不足。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背景知识、联系语境和培养语用推理技能来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以下就是一些具体的探讨。
  
  二、提供背景知识
  
  理解过程中背景知识的作用常被“先验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所解释。这种理论认为,任何语篇,无论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都不载有任何意义,它只是提供一个引导,指示读者或听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去获取或理解意义。只有当读者把已有知识与语篇文字信息联系起来以后,理解才能实现。这种读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被称为“背景知识”,结构化的背景知识存储在大脑中,即是“先验图式”。图式不仅指导我们理解各种事物和经历,而且有助于我们对这些事物和经历作语言的描述。这后一种作用与语言理解以及外语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先验图式”理论的研究表明:背景知识与语言能力同样重要。有关背景知识的教学活动可以大大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即使文章的语言偏难,只要读者具备相关的图式,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Steffenson,Joan-Dev 及Anderson(1979)等让给20名美国及其20名印度大学生阅读并回忆一篇有关美国和印度传统婚俗的文章,他们发现,在读到与本民族文化风俗一致的部分时,受试者的阅读速度加快,读后能复述得更多,更准确,当读到异族文化部分时,情况正好相反。
  实践证明,在缺乏特定语言环境的听力课堂上,以先前知识为“线索”,问学生一些与材料有关的问题,引导其通过正(副)标题、主题、语义标签等对听力材料的文体和内容进行积极的“预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听解的效率。
  由于不同国家的人的背景知识存在很大差别,中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外语时,常常因为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而造成理解或表达困难。例如,读以下这段话“Roy Trenton used to drive a taxi. A short while ago,however,he became a bus driver and has not regretted it. (‘Stop the Thief!’,NCE II :L35)”如果不知道在西方国家一般开出租车比开公共汽车赚钱多的社会背景,学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作者要写“however,he ...has not regretted it”。
  由此可见外语教学中强调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但拥有背景知识还不能保证在使用外语时正确、恰当的运用这些知识,学生要准确迅速地理解遇到的语言材料,还必须能在理解过程中产生“以点激网”这个预期心理过程,积极主动地对篇章信息进行分析,能及时激活记忆中的相关的知识图式。所以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运用背景知识的能力。
  老师在外语教学中应多提供背景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网络,尽可能将学生的经历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加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多接触出于英语为母语人之手的英语材料,因为其语言和背景知识都比较原始和真实。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运用这些背景知识和图式,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从单词到句子到段落,再到全文”的教学法为“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文的整体内容上,由总体内容到细节内容”的教学法。针对课文多进行预测、交流的技巧训练,培养学生养成“预期”、“整体阅读”的好习惯。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有:介绍关键词、引发关键概念联想、交流个人经验或所见所闻、对比中外文化背景知识、图片或实物演示等。
  
  三、联系语境讲解语法、词汇
  
  语境不但包括语言内的因素,即上下文、每一句话和上文的联系;还包括语言外知识,即背景知识、情景知识、交际双方的相互了解。它会随着交际场合的不同,甚至交际过程的进行而不断改变。语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确定词意,对话语的理解和表达有着巨大的约束力,决定着语言运用得体与否,是否能识别语境直接决定着语用能力的高低。
   词汇和语法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构件,但它们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脱离语境的学习只会让学生生搬硬套,满足不了交际需要。同一个词汇在不同语境常常有不同的意义。如单词“craft”在“to learn the craft of woodcarver”的意思是“手艺,工艺”;而在“Be careful when you do business with that man,he’s full of craft”中的意思是“诡计,狡猾”。而很多同义词往往有不同内涵,适用于不同的语体、语境,如表示“死”的英语有“die,pass away,kick the bucket”等,其中die 是中性词,pass away 是褒义词,而kick the bucket 是贬义词。如果不知道在什么场合用哪一种形式,就不能说完全掌握了这些词的用法。
  语法也不只是呆板的语言结构,Longman应用语言学词典(1989)中对语法的定义是,“语法是语言结构及词和词组等语言单位组成语言句子的方式的描述,它通常包括这些句子在各个语言系统中的意义和功能”。 这个定义不仅肯定了语法作为语言静态形式的一面,还同时指出了语法作为语言的动态功能或语言行为的一面。例如,1. Peter bought the car.2.It was Peter who bought the car.3. What peter bought was a car. 这三句话有着相同的深层语法结构及语义,但在交际中体现出不同的功能,突出不同的涵义。句1 告诉的是Peter做了什么事,句2 强调的是Peter 是买主而非别人,句3则主要说明Peter买了什么东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