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感悟《烛之武退秦师》精妙的文学语言

作者:李仙珠




  “我们文学教学体系的基础,就是要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和感受文学原著。在我们学校里,我们认为文学教学取得成就的决定性条件,就是要热爱语言,感受语言的美”(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文不足400字。既无波澜壮阔的场面,又无敌我对垒的交锋,但故事情节曲折有致,波澜起伏,跌宕多姿。能产生这种特殊效果在于利用了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推动情节的发展。
  从题目“烛之武退秦师”看,文章似乎描写的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拼杀场面或者烛之武如何策划、调动、布置军队的情况,读后却出乎意料,整篇文章几乎全是人物的对话。所以分析人物语言,是读好这篇文章的关键。
  “晋侯、秦伯围郑”开门见山点出矛盾双方。在第二自然段中借佚之狐的话,点明郑国危在旦夕,引出烛之武的出场。“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力也已”这一托辞看似彬彬有礼,实则暗含讥讽,短短一句话反映了烛之武对自己青壮年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埋怨,委婉讽刺了郑伯用人不善,埋没人才。情节似乎一落千丈。郑伯说:“吾不能早用子,今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又有不利焉。”面对君主勇担“过失”,求其救国,烛之武不计前嫌,把个人的恩怨统一到爱国这一思想行动之中,毅然冒死夜见秦伯,从这一思想变化中可见烛之武胸襟宽阔,具有超人的胆识和大无畏的气魄。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所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这是烛之武“说秦退师”的一段精妙语言,是文章核心,也是高潮,具体展示了烛之武的气魄、胆识和爱国行为。这次说秦肩负重任,个人性命事小,国家命运事大,全段虽对场面刻画不着一言,但已感受到惊心动魄、波澜壮阔。这段语言描写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逻辑性:
  
   第一、切中要害,找准了“说秦”突破口
  烛之武撇开郑国存亡不谈,紧紧围绕灭郑对秦的利弊来谈,找准了说秦的制高点,突出了问题的关键,使秦王透过错综复杂的关系,认识到灭郑对秦有害无利,促成秦王接受自己的观点。
  
  第二、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首选承认面对晋围攻,郑已知其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亮出自己立场和观点。淡化敌对关系,消除了对方的戒心,表明自己是为秦国利益做说客,以退为进,为深入交谈作铺垫;再从地理位置上谈秦灭郑的利弊,“亡郑以陪邻”显然无益于秦,“邻之厚,君之薄也”不仅无利,反而有害,这样就会削弱秦的势力,进而提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的建议,一箭三雕:既有利于秦,又保住了郑,还能牵制晋国势力的扩大;最后水到渠成,用“晋贪得无厌”的史实说明威胁秦的不是郑国而是晋国,巧妙转化矛盾。
  
  第三、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整段言辞环环相扣,逻辑推理严丝无缝,无懈可击,以无可辩驳的力量促使秦伯“说(悦)”,“与郑人盟”。
  烛之武的话,曲径通幽,言辞恳切,句句击中要害,以“三寸不烂之舌”,让秦王明白了自己攻打郑国违背了“远交近攻”的兵法原则,从而拯救了危在旦夕的郑国。印证了佚之狐的话。通过对他语言的分析,一位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的外交家的形象深印在学生头脑,学生体会到他的爱国壮举如此高大!
  另外,《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通过人物语言还刻画了善谏的佚之狐,敢于承担过失的郑公,狡猾多变、易识时务的晋候。文中对秦伯的语言不着一笔,只简单地介绍了他的神态“说(悦)”,行为“与郑人盟”,但秦伯透视全局,明辨是非的形象就凸现出来,胜过千言万语。
  当然,新课程理念强调教科书只是提供范例,真正的目的让学生“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通过引导学生感悟《烛之武退秦师》文学语言的精妙,联系已读过的《左传》另几篇文章,如:“曹刿论战”、“晋公子重耳之亡”、“晋楚城濮之战”、“晋秦■之战”、“郑败宋师获取华元”等章节结合起来进行阅读讨论,使学生最终明白《左传》的艺术特点:善于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鲜明个性;善于记外交辞令,有理有节,机智横生,往往使敌国折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