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重拾“简单”,返朴归“实”

作者:顾益兰




  “简单”,意思是说容易的、浅显的。人们很少将这一个不起眼的词与一节好课相联系。总认为,一节好课肯定是不简单的,“简单”的课堂一定不是一堂精彩的课。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王学其老师执教的《认识方程》一课,王老师用他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一堂“简单”的好课。
  【案例欣赏】呈现场景,引导观察
  1. 第一次出示天平:
  左盘:2个50克的砝码
  右盘:1个100克的砝码
  师:你会用一个式子表示现在的关系吗?
  如果给它取个名字,你起什么?
  2. 第二次出示天平:
  左盘:两个Ⅹ克的砝码
  右盘:1个100克的砝码
  师引出Ⅹ
  3. 第三次出示天平:
  左盘:QQ糖90克
  右盘:魔方70克
  师:你能得到一个什么算式?(70<90)
  如果我在右盘放一个Ⅹ克的牙签,天平会怎样?
  (生逐一分析,师板书:70+Ⅹ=9070+Ⅹ<9070+Ⅹ>90)
  4. 第四次出示天平:
  左盘:饮料350克
  右盘:100克砝码
  师:平衡吗?(动态演示:喝去一部分饮料,天平平衡了)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个过程吗?
  (师板书:350-Ⅹ=100)
  【剖析】没有新奇、变异、夸张的陌生化教学,王老师通过四次简简单单的天平演示,自然地引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一定义,他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足以看出王老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素养。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教学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其实,正是这种“不全、不粹、不足”,才使得数学教学更精炼、更精彩。所谓“简洁为美”,意在于此。
  【案例欣赏】联系实际,运用概念
  教师新授过后出示练习:
  一只幼虫出生后生长的很快,每天身长会比前一天长一倍,2天后它的身长达3厘米。
  师:什么叫长大一倍?
  师:如果用Ⅹ表示幼虫出生时的身高,你会想到一个什么方程?
  长江路小学有电脑246台,成贤街小学有电脑80台,希望小学有12台。
  师:你知道了什么?
  要使长江路小学和成贤街小学的电脑一样多,该怎么样?你会列出一个方程吗?
  生1:把长江路小学的电脑拿掉一些(246-Ⅹ=80)
  生2:成贤街小学去买一些电脑。(80+Ⅹ=246)
  生3:长江路小学拿出一些给成贤街小学。(246-Ⅹ=80+Y)
  生4:两个学校都去买一些。(246+Ⅹ=80+Y)
  师针对生提问:为什么有两个未知数?
  同时师针对生1的回答,问:如果拿掉的捐给希望小学,该怎样表示这两个学校呢?
  (246-Ⅹ=80-Y)
  【剖析】虽然只有仅仅两道练习题,却把学生对方程的浅层认识推向了深度探究,扩张了教学的内容,加强了教学的回应,渲染了教学气氛,使教学的效果更鲜明。这样的效果来自对教材的精加工、深加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引导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必须把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引入最近发展区。只有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处,在思考问题的转折处,沿着学生思路启发引导,才能较为顺利地引入最近发展区。
  走进名师的课堂,多的是触动心灵的对话,情智的激情碰撞,语言平淡,自然天成,真朴淳厚;少的是喧哗浮躁,矫揉造作和花哨的形式主义,它们是一种成熟,是一种回归。回过头来审视自己:为了能上出一节精彩的课,不惜花“重墨”,这样的结果,虽然满足了教者一时的表现欲望,却失去了课堂上最“真实”的东西。王老师的课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也带给了人们更多的启发:沉溺于浓妆艳抹的形式中顾影自怜,以为这就是课改的全部,那是对课改的误读。洗去铅华,返璞归真,正确把握课改方向,打造实在的课堂,才是我们的追求。
  课堂因朴实而有神韵。朴实的课堂上,也许没有热热闹闹的场面,也许没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设计,然而却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朴实往往是在我们自然而随意的教学细节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从细节入手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智慧与灵性,因此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思维,从他们的回答中抓住教学契机,使自己的课堂能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延续下去。当然要达到这点我们教师的教案可以说是无定案的,只有一个大概的程序,只有依靠日积月累的教育机智和教学经验,紧紧抓住学生的每一句话,留意收集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地进行研究,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平凡朴实,充满神韵。
  课堂因扎实而更灵动。有些课堂设计,很是死板,调节不出课堂气氛。但我们仔细想想,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知识,如果起不到这样的作用,那我们那些很花哨的东西可能只是流于形式,失去了本来的作用。新课堂实施到现在,课程改革走到了今天,作为教师都应该冷静思考问题,都应敢于用怀疑的眼光,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或行为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既“生动”又“扎实有效”。
  当然,课程改革绝对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它应该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与发展。在一些课堂上,特别是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堂上,他们中规中矩认认真真的教知识,讲授无错误、各环节安排清楚,教学设计巧妙,让学生学得轻松,师生情绪高涨,一节课下来学生将知识都学会了,教学效果良好,我们说这样的课绝对不能不说是一节好课。这样的课堂要比那些盲目的交流、无效的合作、热闹的表演而学生却收获甚少的课堂好上许多。其实教学方法本无好坏,最有效的就是更好的,最佳的教学效果才是最重要的。一节课上学生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方法,能够作用于实际的生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好的完成任务。
  课堂因充实而更精彩。为有效而教,为有价值的知识而教。过去我们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首先考虑自己怎样教,特别是有人听课时,首先考虑的是怎样把听课者的眼球吸引到自己身上来,怎样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在一节课上都展示一下,教师的主角意识浓厚,表演欲望太过强烈。我们往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忽视了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由于教师课前忽视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教学起点有时不相吻合,等到上课时,好多未预设的问题、答案层出不穷,老师一时难以招架,所以课上显得老师倒非常紧张与被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观后不是让人拍案叫绝,为之喝彩,而是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然而如今的一节好课不再是教师亦步亦趋的上演教案剧,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真诚互动,演绎生成的精彩华章。它需要教师课前对所教内容的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尤其是当学生“口欲言而不能”时,教师要及时“破译”学生传递过来的信息,填补信息的断层处,把学生的想法“保真”亮出来。给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支架,让学生把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方法和步骤,那么,师生、生生的“对话”便高效地运转起来。这样就能激起学生表达的冲动,实现观点的碰撞、全息的交流,把学生脑海里迸发的微弱火苗燃成熊熊大火。只有这样,课堂才不会天马行空、信马由缰,只有这样,课堂才不会迷失方向、偏离轨道,教学才会更充实、更有效。
  课堂因真实而有生命。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方法,展示了许多与新课相关的图片或实物,或者创设了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然后满怀激情的启发学生,问他们知道不知道或愿意不愿意知道其中的奥秘,而当学生激昂的说“愿意”时,教师似乎已经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了。其实,在上课前,这个班的1/3或更多的学生早已掌握了新课内容,而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新课讲什么(因为上节课布置预习了),所有的“发现与兴奋”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类似的假问题、假启发的现象、在小学课堂,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上并不少见,其根本原因是设计者考虑问题时,关心的并不是学生实际知道什么,也不考虑所涉及的学习任务与学生固有认识的实际差距,只是为了上课作秀而已,试想这种受学生“喜欢“的课还有多少价值呢?所以我们提倡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杜绝伪教学、伪学习状态。
  学生磕磕巴巴,才需要学习。假如都是对答如流,本身就有问题。多元意见,肤浅的、偏激的、深刻的、正面的,负面的意见在交流中涌现,是很好的事。教师的功夫就是引导,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形成好的态度,积极的人生观。我们呼唤真实的课堂,因为在真实的情景中,在真实的对话中,在真实的感动中,学生的成长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