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是谁给我们盖上了“玻璃罩”

作者:赵云峰 吴祥宇




  一天,我在电视《科教频道》上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讲的是科学家把一只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马上就跳了起来,跳的高度竟然达到了其身高的100倍以上。接着,科学家又在跳蚤的头上罩起了一副玻璃罩,然后再拍桌子,跳蚤跳跃时的高度总保持在玻璃罩顶以下。而后,科学家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跳跃的高度。经过几个星期的实验后,科学家把玻璃罩接近桌面,跳蚤竟然不会再跳跃了,变成了一只可怜的“爬蚤”了。这个小故事使我深受触动,也深感自责。明白这个道理太晚了,因为我曾经伤害过一个小男孩幼小的心灵。
  那是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在进行第一轮的复习后,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我便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本次考试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话音刚落,教室里便炸开了锅似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这个说“我去年考了95分,今年想考100分”。那个说“我去年考了100分,今年还要考100分”。一个一个不甘示弱,都站起来说“我也要考100分”……全班50人,一只只小手此起彼伏,一个个都举过了头顶。“我去年考了65分,今年也要考100分”。这孩子的声音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我一看,原来是班里最调皮捣蛋的谢剑同学。“什么!你也要考100分,算了,只要你不捣乱,不给我添麻烦就行了”。当时我嘀咕着禁不住笑了。提起这个谢剑同学,教过他的老师没有不头疼的。他幼年父母离异,跟随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从小养成了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习惯。每一任班主任都为他的分班问题伤过脑筋。记得前两个月,我在整顿班风班纪时,要求学生用选票把违纪的学生选出来。全班50人,谢剑同学还真得了50票,原来,他有自知之明,便给自己投了一票。接下来的日子,我不断给孩子们打气。我说“同学们,制定学习目标要实事求是,要合理科学,一点一点慢慢地来。比如,去年考了70分,今年争取考80分;去年考了80分,今年争取考90分;去年考了90分,今年争取考100分”。每当我说这话的时候,我都会用眼睛扫一下谢剑,发现他的头低的很下。三个星期后,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全班50人,100分的有17人,90分以上的同学就有35人。大部分同学都考出了理想的成绩。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谢剑同学破天荒的考了96分。着实叫我羞愧难当。想到前面的小故事,我深深地感到,在我们的教育和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心中都会有一个“玻璃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给学生的脸上贴上不同的标签。我过早地给谢剑同学盖上了“玻璃罩”,挫伤了他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跳蚤”为什么会变成“爬蚤”?显然并非它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它一次次地受挫,最后便麻木不仁了。而尤其可悲的是,当玻璃罩已摘除的情况下,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心理学家和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我设限”。值得庆幸的是,谢剑同学是一个不服输的孩子。他以自己的努力打破了这个“玻璃罩”,最终达到了他预期的高度。通过“跳蚤”和孩子的故事,我不禁要呼吁,作为孩子的第二任父母,难道我们不应该及早地撕去孩子脸上的“标签”吗,由于我们印象中的“差生”“坏学生”,使多少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在无数次的碰壁后,过早地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有爱心,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要努力激发他们的灵感,开拓他们的思维,升华为他们持久向上的学习动力。记得伟大的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的最迫切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我一定会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用最响亮的声音对学习有障碍的同学大声地说“你能行!”、“你最棒”“老师相信你!”。
  可见,老师的欣赏就如一颗火种,会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打破孩子头上的“玻璃罩”,首先要打破老师心中的“玻璃罩”。我愿把心底的期望,热切的目光和激励的语言化为一叶智慧的扁舟,带着我的学生一路前行,向着自信的圣地,驶向知识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