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科学老师,别让文学离你太远

作者:汪伍忠




  几年前,一位青年教师在公开课中,因不了解“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由来,将“望”理解成了“看到”,因而将“止渴”这一条件反射归入到了人的第一信号系统,受到了学生的质疑。无独有偶,前几天,又有一位老教师因不清楚“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句诗的写作背景,对当晚的月相妄下断语,遭到了学生的反驳。上述的两次尴尬,究其原因,都是因教师缺乏必要的文学积累造成的。那么,当前初中科学教师的“文学素养”究竟如何呢?为此,笔者通过电话或QQ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50位科学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注:男教师30人、女教师20人,表中数据为该栏目的人数):
  
  
  笔者的这份问卷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暂且不论,结果显然不容乐观。几乎所有被调查的老师都表示,现在初中《科学》知识繁杂,老师课务重,工作压力大,空闲时间少,加上编资料,写论文,对“文学”只能望洋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笔者也深有同感。但从师生的终身发展角度出发,笔者以为,提高科学老师的“文学素养”已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因为当前的教育已对初中《科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提高文学素养是把握课堂科学性的需要。
  
  一直以来,科学和文学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的发展推动着文学的繁荣,文学载体(从甲骨、竹简到纸张、网络)的不断变革又离不开科学的支撑;同样文学也反映着科学,我国古诗词中最有影响力和生命力作品基本上都有文学与科学的嫁接。比如“横看成邻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科技都日益朝着多元化发展,科学与文学的整合、交错、穿插也越来越频繁。《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说,“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事实上,一个科学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积累,是很难深入持久有效的完成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的。试想,一个连“望梅止渴”或“月落乌啼霜满天”都不清楚来历的老师又怎能准确的把握课堂的科学性?如果连“科学性”这一最基本的要求满足不了,那又何来“科学素养”的培养?
  
  其次,提高文学素养也是提高课堂思想性的需要。
  
  课堂的思想性是指从学科知识出发,将其内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挖掘出来,有意识地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赋于课堂的人性思考。这既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基点,也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科学》课程除了要不断增强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之外,还应立足学生的发展,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品质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但如何有效的把握课堂的思想性却是一个难题,如果板着面孔硬生生地对学生进行有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空洞说教,不但显得苍白无力,还会引发学生的反感。一个具有儒雅之气的科学老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品格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有着良好文学素养的老师,他会把一些科学家的优秀品格讲得让人热血沸腾,如居里夫人如何不受利诱,断然将“镭”的密秘公之于世;“导弹之父”钱学森如何不受威逼,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李四光如何不信邪说,找到多处油田,公然给“中国贫油论”一记响亮的耳光等等;而把另一些科学家的成才故事说得让人忍俊不禁,如牛顿如何从一个烂苹果中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如何赤条条的得出了浮力原理。他会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明白合作交流的意义,在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关系中让学生懂得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道理。在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中,让学生逐步拥有优雅的仪态、文明的举止、宽广的心胸、优秀的品格,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提高文学素养还是增强课堂精彩性的需要。
  
  一个科学教师在需要的时候,如果能对某一科学领域的人物如数家珍,对他们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对涉及科学的文学典故旁征博引,那学生对你的“仰慕之情”定会“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如在判断参照物的时候顺口吟出“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中来”,是不是很有韵味?在辨析月相的时候来一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不是很有情趣?如能古韵十足的背出《两小儿辩日》,让学生探讨相同的一个事物,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的原因,是不是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而把“焦耳”故意说成“烧焦的耳朵”,是不是能博得学生轻松的一笑,从而对焦耳定律记忆深刻?说鸡蛋放入稀酸中会“生气”,是不是能赢得学生诧异的一愣,继而恍然大悟,明白鸡蛋在稀酸中不断沉浮的原理?如果能将文学的幽默信手拈来,让“科学与文学齐飞,文采共哲理一色”,那课堂想不精彩都难。
  
  此外,提高文学素养还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除了能教好书,育好人之外,还应当对科学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且不说能否著书立说或给人讲学,至少也要有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看法、建议表述清楚或变成文字的能力。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要把观点表达清楚,把语句梳理通顺都是难事,更别说文字精练、结构合理、语句精美、引人入胜了。如果不能言之成理、论之有物,又如何能够出类拔萃,成为真正的教育名家?一生碌碌,至多只是一个不太称职的教书匠罢了。
  那么,科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又该从何做起呢?笔者以为,只要多读多写多交流,就足够了。
  首先,要多读,读好书,好读书
  浙西教育名家,百年名校衢州一中(武侠大师金庸、著名影星周迅的母校)的老校长,年近八十的朱子善先生前几天在给该校全体老师的讲座中,就一再要求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他的谆谆教导发之肺腑,令人深省。作为科学教师,除了要读专业书、教育理论书外,还应适当看一些文学书,如唐诗宋词、四书五经或中外名著之类。划划精彩之处,做做批注感想,亦是人生一大快事;或者什么都不划不注,“好读书,不求甚解”也别有一番乐趣。不为别的,只为开拓自己的视野,借鉴精美的语句,增添一点文学修养,凝聚一些儒雅之气。也许有人会说,工作这么忙,哪有这份闲情?其实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有的”。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这份心。
  其次,要多写,写文章、记心得
  很多教师认为,涂涂写写那是文科老师的专利,理科老师能写点教学论文就很不错了。其实不然,理科出身的作家大有人在,鲁迅便是其中之一。当年他敢于“弃医从文”,便源于他原本就有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否则他的“呐喊”可能会变成空洞的口号,“彷徨”也许只是无病呻吟,而“狂人日记”说不定就是流水帐,“拯救国人的灵魂”自然也就无从谈起。现代作家叶永烈也毕业于化学系,无论是他的《碳的一家》等科普作品还是《毛泽东和蒋介石》等人物传记,均具有很强的文学性。科学老师平时忙里偷闲练练笔,写点散文,编点小说,记点心得,既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和手感,又可以增添自身的书卷气。这种不知不觉的文学积累,会有意无意的表现在课堂中,偶尔装装学究、吊吊书袋,学生自然是大为欢喜。如果学生对你喜爱有加,学习劲头自然不会落于人后。
  第三,要多交流,交流心得,交流见解
  和谁交流?“文学”当然是要和文科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交流。这种交流既可以是很宽泛的聊天,如聊聊当前文学的发展形式,或某一作家的文学倾向;也可以就某一文学知识中的科学原理作深入的探讨。对于科学老师来说,对文学作品不必过于深入的精读,对其写作手法也不必过于细致的琢磨,更不必为某一描写是否恰当去和语文老师争个是非曲直、面红耳赤。因为一没这个精力,二没有这个必要。“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那是文人的浪漫。“鸟宿池边树”,僧是该“推”还是该“敲”月下门,这也是文人的矫情。科学老师只需为欣赏作品而读,为拓展视野而问,为提高遣词造句能力而写,为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而辩即可。在读读写写、问问辩辩中,我们的能力会得到提升,心灵会得到净化,情操会得到熏陶,人格也会变得越来越完美。
  郦道元的“水经注”据说是靠着文学才流传至今,《纽约时报》科学专栏文章的精美程度据说不逊于任何文学刊物。当学生在为科学的“枯燥”而烦恼时,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应该深刻的检讨。因为“枯燥”并不是科学的固有属性,科学同样可以妙语连珠,可以文采飞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笔者相信,如果每位科学老师都能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那么科学的课改一定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天地,科学的课堂也会因此变得更为亮丽精彩!
  
  栏目编辑 陈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