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谈思想品德课学生兴趣培养

作者:庞宪松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愿望。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没有兴趣,提高能力又从何说起呢?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学生对哪门学科发生兴趣,就会主动愉快地去学习。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要想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就必须首先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第一,介绍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生对学科的认识。教师在传授思想品德具体内容之前,必须首先向学生介绍思想品德学科特点,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知识体系、具体要求以及与别的学科的关系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科学性,珍惜初中生活,珍爱生命,过富有情趣、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会自尊、自律、自强。处理好与父母、老师、他人的关系等等。第二,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思想品德学科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用以说明学习思想品德学科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健康情感,能够使学生从思想上消除对思想品德学科的错误认识。进而看到学习思想品德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1、问题讨论法
  问题讨论法,它是指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方法。此种方法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状况,把平等协商对话的民主形式,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引入思想品德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讲“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时,教者讲述了“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然后提问:①为什么一个和尚不愁水喝?②为什么两个和尚能合作?③为什么有了三个和尚反而没水喝了呢?学生思维活跃了,通过激烈讨论,大家认为一个和尚不存在公平问题;两个和尚抬水时他们会认为彼此权利和义务是相当的,因此也不会过于计较公平与否;等到三个和尚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补偿。然后,教师再提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三个和尚才会有水喝?你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学生讨论后认为,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合作需要规则,规则必须体现公平。这样,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社会才能和谐地运转。显然,运用问题讨论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巧用小品表演
  小品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常常以讽刺、幽默、夸张手法来揭示某一主题。在教学中,当教材内容适合小品表演时,可根据内容要求,自编或让学生创编一些小品,并让他们在课堂上表演,这样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它既让学生展示了自己,又增强了集体协调性,既使学生在热烈而愉快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如在讲“建立和发展同学友谊”强调男女同学要以恰当方式表达友谊时,教者设计了小品《孰是孰非》:在上学路上,两个男生遇上几个女生,其中A男生举止不庄重,叫女生绰号,引起女生的攻击。B男生看不顺眼走上前拉起A男生,并留下“好男不跟女斗,现在啊,女生都要爬到男生头上撒尿了”。表演后组织学生讨论:小品中,B男生这样说对吗?为什么?A男生能叫女生的绰号吗?作为女生应如何对待不文明行为?讨论后,自然得出男女交往的准则。接下来,针对前面小品续编《风波过后》,表现男女同学的文明交往,气氛活跃,效果很好。
  
  3、恰当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组合教学集幻灯、投影、录音、录象等多种手段为一体,通过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声音、图象、动画等的组合处理后,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动静结合的画面,生动逼真的语言,恰如其分的音乐,这样能够迅速引起学生注意,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如讲解“情趣的雅与俗”,播放一些旅游风光图片、赌博、吸毒、酗酒等图片镜头,由同学区分情趣的雅和俗。讲解“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时,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录像,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举国欢庆,激动人心的场面使学生深受鼓舞。学生通过直观的音像感受,在生动形象的动画教学中受到情移默化的感染。
  
  4、参加社会实践
  为把思想品德课的功能落到实处,除了学习知识外,应注重学生的行为实践。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提供实践的环境与机会,利用家庭、社会的一些活动机会,让学生多参与。如“自己的事自己干”,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在家期间收拾房间,洗衣服,学做饭等,既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更是通过加强劳动锻炼,认识到劳动的苦与乐。如学习“礼仪展风采”一课,教者有意安排学生访亲走友,或到老师寝室或办公室请教老师,要求学生注意礼仪,还要求注意待人接物,如握手、待客、接听电话等。通过实践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认识到掌握文明健康的礼仪是社会对当代青少年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
  
  三、以教师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兴趣
  
  增强教师吸引力,让学生喜欢自己,从而喜欢上自己的课,是一个教师成功的必备素质。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1、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品德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练、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用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景,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魄,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之目的。如在讲授“我爱我家”内容时,可让学生观看“一个伟大的母亲”的录像,接着引出所任教班级里几位父母如何省吃俭用,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典型事例。往往这样作,学生易受感染,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另外,教师还可结合自身独特经历来说明教材上的一些原理,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亲历其事之感,同样可以达到利用感情激发学生情趣。
  
  3、以良好的态势激发兴趣
  态势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适用的身体语言,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态势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对比,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惧、爱、憎等丰富的情感,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对口语起辅助作用,而且本身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正因为“态势”具有上述功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要恰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语言、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助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