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由“小蝌蚪找妈妈”引发的思考

作者:周晓敏 黄红娟




  中国儿童文学中有篇很有名的童话叫《小蝌蚪找妈妈》,细细读来,引发了我对教学问题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请您告诉我们,我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呀?”
  鸭妈妈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你们自己去找吧。”……
  一条大鱼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他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追上去喊妈妈:“妈妈!妈妈!”
  大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到前面去找吧。”……
  一只大乌龟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大乌龟有四条腿:心里想,这回真的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妈妈!妈妈!”
  大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到前面去找吧。”
  ……
  
  看法一:知识讲授——盲人摸象
  
  如果把小蝌蚪当作学生,鸭妈妈、大鱼、大乌龟等当作是老师,毫无疑问,这几位“老师”在知识传授方面是失败的。几位“老师”讲授知识过程中没有建立系统的内容体系,没有把完整的信息呈现给“学生”,这样是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难怪“小蝌蚪”见到“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的”认为是自己的妈妈;见到“有四条腿的”也认为是自己的妈妈了,如果这当中有一位“老师”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有四条腿;肚皮是白的;绿衣裳;唱起歌来‘咯咯革’的。”相信“小蝌蚪”们就能建构起“妈妈”的正确形象了,找起“妈妈”不会这么盲目了,也就不会见到有点像的就叫“妈妈”。为此提醒我们,如果要讲授知识,就必须讲授全面、具体,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完整的内容体系。
  
  看法二:信息处理——不顾前后
  
  从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来说,“小蝌蚪”们无疑是比较无知的,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不会对前后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和总结,整合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妈妈”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整合知识、梳理思路,尤其在每节课的课末要指导学生进行小结、整理;在复习课、练习课时要对知识进行梳理等;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信息引进课堂,指导学生加工、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并运用信息资料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看法三:技能培养——胸有成竹
  
  但从学生技能培养方面来说,这几位“老师”做得相当成功。这几位“老师”在有意无意中培养了“小蝌蚪”的游泳能力,如鸭妈妈说“你们自己去找吧”,大鱼笑着说:“到前面去找吧”等等,使“小蝌蚪”在游哇游的过程中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从而脱变成了青蛙。记得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技能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地训练中逐渐形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技能培养方面不能“代劳”,要让学生重点训练,以强化技能。
  
  看法四:自主探究——追波逐浪
  
  如果鸭妈妈、大鱼、大乌龟当中的一个,对“小蝌蚪”说:“你们要找妈妈吧,你们的妈妈叫青蛙,我带你们去。”如果这样,“小蝌蚪”是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妈妈,但可能“小蝌蚪”游泳的本领就没有现在这么好,变成青蛙的过程也没有这么快,也会失去许多寻找和游玩的快乐,对妈妈的感情也不会很深。用新课程的话说就是“学生不知道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小蝌蚪”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就是青蛙,却在最后找到了青蛙妈妈,看来,“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不停的游哇游、找啊找,如同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一样,学生们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个过程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浪费一些时间,但却能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自己去发现,这样学生最易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又能获得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或许这几位“高师”深知探究性学习的奥秘,故意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的吧!
  
  看法五:教学引导一柳暗花明
  
  文本中的几位“老师”为“学生”探究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充足的时间,但并没有取消或削弱教师自己的指导作用。在文本中“鸭妈妈”对“小蝌蚪”说:“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你们自己去找吧。”给“小蝌蚪”刚开始时的探究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探究的方向很开放。当“大鱼、大乌龟”等见“小蝌蚪”找得比较盲目,就加以提示:“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到前面去找吧”、“肚皮是白的,到前面去找吧”,给“小蝌蚪”的探究活动进行点拨、指明了方向,如同学生研究浮于表面,不能深入的时候教师进行点拨,给予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启迪一样。
  另外从文本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几位老师”是“笑着说”的,足以看出“老师”在努力创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