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从上海小学英语展评课看小学英语教学的转变

作者:钱 虹




  "Grandfather, grandfather, he is old.
  Grandmother, grandmother, she is kind.
  Father, father, he is handsome.
  Mother, mother, she is pretty..
  Uncle, uncle, he is young.
  Aunt, aunt, she is smart.
  Brother, brother, he is clever.
  Sister, sister, she is lovely.
  和着明快的节奏,孩子们边手舞足蹈,边兴趣盎然地说着英语chant,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是近几年上海每年都举行的小学英语青年教师教学展评的一个场面。孩子们那种活泼可爱的动作、纯正熟练的语言深深地打动着在场的每个人,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这竟然出自学英语还不满一年的小朋友之口,这些都要归功于英语教学的课程改革。
  世纪之交,当我国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之时,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定了改革目标。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随之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是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给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在经历了一、二期课程改革后,英语教学以其突飞猛进之势。面貌焕然一新。现从以下几个转变中来看上海小学英语教学的变化。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
  
  回顾我国的英语教学,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的义务教学一直存在着费时低效的状况,从小学到大学,有的甚至到研究生、博士生,学习时间跨度长,效果却不理想,学了十多年英语,可绝大多数看不懂英文报纸,一些到合资企业工作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连一般的电传、票证、信函也看不懂。不少学生在出国时面对各种表格束手无策,甚至有的学生无法回答外籍教师提出的“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your breakfast?”这样简单的问题。这样的结果是与传统的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语言技能培养的教学分不开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必须要把语言知识落实于听、说、读、写的实践。”然而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词汇、词语和语言材料都十分有限,要使他们发展语言思维能力,就需要大量的信息输入,并通过内部语言——即听和读进行理解、吸收和加工,进而转化为一定程度的外部语言——即说和写。为了促使学生语言技能的形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有题材和体裁及内容广泛、来源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有声和文字的英语信息输入量,并进行系统的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接收、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英语的思维、联想、想象、判断和推测能力,进而丰富英语存储,强化语言知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在英语展评课上,我们能看到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受书本的限制,十分重视大信息量的输入。如普陀区石泉小学陈老师在教(上海版)牛津英语1B Unit 4 Let's talk,这一课时。教材要求教fireman,policeman,milkman,postman。陈老师在教学中不单单是带领学生看图学这些单词,而在教fireman时,通过讲故事,引出了A house is onfire,这样一个情景,然后fire engine,fireman来了,扑灭了大火,随之通过媒体课件把学生领到了fire station,认识了许多灭火的工具,如:lad-der,boots,fire extinguisher,firewoman等英语单词。在教postman时,又顺便提到了newspaper,birth-day card,New Year's card,magazine,letter等单词。学生们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边学边练,学得津津有味,说话能力大大提高了。一师附小的关老师根据校本教材在教Rainbow这一课时,通过彩虹妈妈和七彩宝宝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将德育渗透在教学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英语知识还从中得到懂得欣赏别人,互相学习的教育,使听课老师耳目一新。事实证明,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英语句子和单词,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久而久之,随着词汇量的不断扩大,也必定能促使学生语言技能的养成。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以前课堂所传授的语言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和课本,教师把准备好的语言知识单方面地传授给学生,然后针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控制性练习,一切主动权操纵在教师的手中,这种教学模式属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单通道车轮型”教学模式(如图1)
  
  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养成一种惰性思维的习惯,丧失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课上机械地操练,课后不看书,而教师也总会产生一种疲惫的失落感,被掏空感。 《标准》提出了建立新的教学模式的迫切性,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就要求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在学生的原有知识背景和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教学内容主题进行“师一生”“生一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讨论活动(如图2)。这种互动能给学生提供互相补充,纠正不正确知识的机会,突破以前囿于以教师传授为主的“单通道课堂模式”,不仅给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也能激活教师的思维,使课堂处于一种互相学习,不断碰撞与激励的状态中。
  在展评课中我们时常会被那种互动式的课堂模式所打动。如杨浦小学的俞老师上的是《新世纪英语》中的Grand Threat有关Kick the ball,Pass the ball,Catch the ball,等内容时,一改教室内多年一贯的“秧田式”桌椅排列法,把课堂变成一个小型的球场,把讲台让给学生,使他们有充分的空间活动及展示。而她自己也有意识地穿一身运动服,颈上挂着哨子,活脱脱一个足球教练。整个一堂课,她带领学生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学习用英语表达传球、踢球、进球等的说法。还让学生欣赏了球星。学生们活动,操练的时间占了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
  又如:福山路小学的吴老师在教学生学了祈使句的否定句Don't do sth,时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给孕妇、司机等人物提建议,提醒他们要注意什么,不要干什么。学生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向孕妇提出了:Don't smoke,Don't drink cof-fee,Don't run,等建议。对司机提出了:Don'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