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作者:陈志增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管理,教学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要求学校从以制度管理为主、以规范师生的教学与学习行为为主、以划一的考试成绩激励管理为主的刚性管理,转变到以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以激发鼓励师生的创造性教与学相结合,以多样化评价、动态性评价为主的弹性管理上来。但是必须清楚看到,很多学校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已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学校自身的手脚,制约了学校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反思在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
  
  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一定时期,强调考分,强调公开竞赛,对于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遗憾的是,在我们学校教学中,分数被绝对化了。分数从“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手段”异化为“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极可怕的魔杖”。教师和学生在分数面前顶礼膜拜,成为分数的奴隶。“一考定终身”的现状使得家长、学生、教师、学校“分数唯上。”学校管理和评价盛行分数主义,结果见分不见人,重分不重人。分数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工作被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利益驱动代替了事业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有所谓的教学改革,也会被异化为追求高分的“遮羞布”。
  
  二、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
  
  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它对于稳定学校秩序、提高教育质量起着保障作用。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规章制度的制约。但是学校管理不能因此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遗憾的是,目前不少学校变本加厉地在规章制度上做文章,把规章制度细则化、标准化,而且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简直把教师和学生当成管教的对象,把领导变成了监工,把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缺乏了人性化的管理。这种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本性,教学过程被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了。管理变成了检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检查最为典型),教师疲于应付,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有所谓的教学改革,也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
  
  三、以“权”为本,权力至上
  
  学校管理不能没有权力,没有权力就成为无政府了。学校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但是行政权力至上或权力主义。却与教育主旨和使命相背离,也与当代社会民主化进程相背离。权力至上必然滋生和助长长官意志,从而排斥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师生的民主参与和学校的学术研究也因此没有了立足之地。与权力至上一脉相通的另一现象是权威主义,领导是权威,专家是权威,教科书是权威,教参是权威,崇尚权威泯灭了教师工作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斥退了教师的个性。学校需要权力,但这种权力只能服务于学校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的使命。偏离这一方向的任何权力都会摧残人、摧残精神和摧残文化。从校长角度来说,管理学校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权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早有精辟论述:“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遗憾的是,我们的学校管理最为缺乏的恰恰就是思想,在一个没有教育思想,崇尚权力、不崇尚学术的校园里,怎么可能有真正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呢?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必然要求有一个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证和支撑的平台,不然,课程改革恐怕难以持久、深入、有效地开展下去。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
  
  (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引导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升自我。
  过去,基础教育课程的确定性非常明显,如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大纲。各地同年级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差别不是很大,有的甚至如出一辙,这种机械化的运动,是靠课程内容的确定性来保证的。在这样的环境,教师依赖于教科书、教参以及别人的教案,丧失了教学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这既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掩盖了教师的不同专业水平,同时也带来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惰性。但是,客观上教学问题恰恰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特定环境下,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尤为明显。如教学目标和结果强调知识、能力、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多元价值取向;教学内容表现为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余地,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表现为教师较大的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可支配的因素增多。这一切,必将带来教学的多样化和可变性,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一个执行者,而应该是一个决策者。“谁看不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谁就是在根本上不理解教师的劳动;同样,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也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要求教师角色要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新课程的推进完全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索过程,任何一所学校都应当承担起探索、创新的职责,有所作为,努力办出特色。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即要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实实在在地解决新课程改革实践、学校和教师自身层面上存在的教学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研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教学研究要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同时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是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有力的内在机制。
  
  (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师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广大教师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主任联席会、家长联席会、学生代表会等,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评定是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