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充分挖掘校本培训潜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作者:张宗华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为了统一认识,让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并且让各学校能够有目的性、有方式方法,又能创新的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我们专门组织中小学教导主任培训班,就专门的校本培训专题,请专家讲解理论,各学校提出自己的校本培训方案,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其次,2005年教育局下发文件规范校本培训内容,提高各校领导的认识水平。三是作调查,了解学校领导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情况、态度,寻找认识不同的根源,找到提高认识的对策。四是召开校长会议,谈认识,交流思想,针对情况,探讨解决方案,布置培训任务,下达培训指标,确立检测方案。经过前期的工作。各学校校本培训的激情被激活,培训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主要是干部教师对校本培训有了很高的认识。
二、依据文件,落实项目
教师的培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集中培训,一部分为校本培训,市局文件作了明确规定,校本培训的六大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依据政策重点在宣传、规划、检查上下功夫。其一,发表教学论文、出版教材及试题集等记3学分。这一个内容不是每位教师都可以得到的,这里的主要目的是引导教师收集、整理,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对于大多数教师很难完成这一学分的。我们采取用集中培训的方式来弥补这一学分的不足;第二,参加学术交流、课题研究,这一项目对普通教师来说参加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还是可以做到的,但参加市级以上也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同样采取用集中培训的方式来弥补这一学分的不足。第三,讲公开课,这一学习内容重在展示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教学水平一般的教师是不可能在市级以上的学校讲公开课的,这也同样须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见解,这4学分很多教师也同样很难得到,我们采取了在学校举行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让教师和专家评课的教师也可以得学分,目的是发现教师授课的不足,使资深教师有机会帮助教师找到教师教学的困惑在哪里。第四,听课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到省市听课,普通教师也是很难做到,但如果教师在校内多次参加听课活动,积极参加评课,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谈自己的感悟,我们也给学分。第五,自学。自学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专业知识,二是根据学校要求需要教师向某些方面发展,三是常规知识的更新换代,比如计算机等,这主要是从自学笔记的检查入手,酌情给学分。第六是学校集中组织的培训活动,这主要是师德培训、政治学习,特别是十七大精神,有关教育改革方面的新精神等。这样的活动主要提高教师的政治敏感性,增强学校对教师的凝聚力。
三、利用多渠道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校本培训重在校园内部,要想有实效,也还是需要有多种方式方法。首先是充分利用网络,提高教师的参训率,教育网,博看网,让教师参加学习交流。其次是要求教师征订本专业的报刊杂志,提高与时代合拍的紧密度,掌握专业内的最新动向。第三是送教下乡,结成帮扶对象,每学期教研室都组织全县骨干教师送教下乡,为乡镇学校教师提供教学范例。第四,教学视导,分学科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检查,听课、评比、公开指导,让教师本人谈授课构思、方式方法,对骨干教师的评课,谈自己的感悟。使教师切身感受到前沿的授课理念,感悟新的教学观念,尽快的更新陈旧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目的。
四、以查促训,树先表模
校本培训最难把握的就是要把教师的学习情况掌控在我们手中。时刻了解教师的学习进展情况。单位、个人都具有惰性,没有约束的任何工作都很难有较好的进展,为了促进各学校各位教师把校本培训转变成自觉的行为,一方面每学期组织学校对教师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二是组织现场会,工作好的作典型发言:三是对学习好的教师作典型发言,交流学习心得;四是请工作落后的单位谈认识,谈工作滞后的原因。经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本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学习的效率。
五、以研促训,研训双丰收
枯燥简单的学习模式,人很容易疲倦,教研室采取提出30个教学研究课题,分发到学校,由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教研专题,组织教师大胆开展教研活动。探讨怎样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充分发挥教师的探索潜力,大胆试验获取第一手材料,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教研文章,全县每期参评的论文是100篇,获奖为40篇。在省市获奖的各种论文达20多篇,对大专题与大专院校配合,请专家给思路,给方法,学校承担基础数据的收集,基础观念的形成,这样的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品位,激活了教师的教研激情。
六、充分利用制约机制,提高参训的全面性
只有充分利用制约机制,才能使校本培训有保障。首先是教师每年的校本培训学分达不到5分的。教师的年度考核不过关;第二是评职时教师的学分达不到规定的学分,职称一律一票否决;第三,学校集体校本培训做得落后的,不予评先,年终考核酌情扣分;第四,对学校校本培训做的好的给予奖励评分,并在全县对同类学校进行排名,鼓励学校把教师培训提到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