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浅谈科学课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设计

作者:赵春芳




  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教学设计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学设计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科学课又是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于一体的一门学科,所以对科学老师来说优化教学设计对于展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标下科学课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处理——从课本的知识结构切入
  
  新课程的教材观把教材看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案例或范例。而教学设计的任务就是要根据教材给定的内容框架,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等环节。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教材编者的意图,立足于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进行合理的教材处理,真正实现“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由于我们的对象是一群思维活跃的青春少年,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以替代教材中陈旧的事例。在科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第二章第一节《碳循环》中对碳循环的概念的表述与随后介绍的碳循环内容有些偏差,很容易使学生对碳循环的概念和内涵产生歧义。而且教材在介绍碳循环时仅仅只是以生物圈内的碳循环为例来说明的,但是在后面却又提到了地球各圈层中的碳循环,如火山爆发、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盐等知识。此时,就需要去深入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反复斟酌,确定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主要了解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但也要知道碳也可以在各圈层中循环。并希望以碳循环为载体,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全球变暖。此时,教学设计的目标才逐渐明晰起来。
  在理解教材的意图后就要跳出教材,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来把握整节内容,以弄清楚教材各部分的联系。因为知识的基本结构对于学生掌握本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布鲁纳在他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中曾经指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了解”。当学生掌握了一门学科的结构,他们就会把该学科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而促进学习的迁移,提高学习兴趣。本节教材共分为三部分:一是学生活动“寻找含碳元素的物质”;二是读图了解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三是补充各圈层中的碳循环。在领会了编者的意图之后,就可以明确教材是想让学生感受含碳物质之多,而这些物质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时刻都在消耗着碳元素,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与疑惑:为什么碳元素还没用完呢?在这种好奇的趋使下以极大的热情去探求碳元素循环的途径,从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开始,拓展到各圈层中的碳循环。在清楚教材的知识结构后,就需要结合时代要求,将当前与碳循环相关的热点问题融入到教学设计中来。教材只用了一个思考题让学生明白有温室效应,但有关温室效应的内容学生小学就学过,一个已经会的内容他们会感兴趣吗?而当今全社会都关注的“节能减排”恰好和这个点相连,所以我就决定把”节能减排”融合到教材中来,以增强教材的时代性。这样处理之后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切入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的特征都将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教学设计的目的使为了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此,教学设计是否与学习者的特点相匹配,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学情分析则是使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前提。因此,只有抓住学生这个主体,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性格、脾气、爱好、特长以及原有知识的多少、反应的快慢等,才能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以及课堂运行结构等。
  学情分析的关键在于要做到详尽透彻地了解学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学生:①了解学生知识的原始点,也就是学习者背景知识的分析。知道了学生的原始点,我们讲课的针对性就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每天批改作业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个目的而有意义,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步骤。科学课中介绍电流的概念时,由于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理解起来非常难,所以电流的概念一直是物理部分的一个难点。但如果老师了解了学生的原始点,然后采用类比的方法,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水量、水流、水流强度的概念知识背景,此时只需将电量、电流、电流强度与之类比,难点即可迎刃而解。②了解学生的发展点,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跳一跳就可以达到的目标。由于每个学生的原始点和能力不一样,所以每个学生的发展点就不一样。而课堂教学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因人而异,对每一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情景,使得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在七年级科学《天气预报》这一节中,同学们对常用的天气符号都有一定的了解,只是对少数几个”冻雨”“雾”“风”“台风”“沙尘暴”的符号不太了解。而这些符号是可以通过他们的自学来解决的。这时老师就可以将熟悉和不熟悉的符号进行混编,组合成不同难度的天气预报图,然后请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当预报员将天气预报出来。这样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突破自己的难点。实践结果表明:七年级的学生对这类活动有极高的热情,并在此活动中较好的掌握了这些符号。③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关注才会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爱好、习惯,甚至他们中流行的语言,否则就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七年级上册《吸烟、酗酒与吸毒的危害》的一次公开课教学中就出现过此类失误,因为吸毒问题一直是一个受关注社会问题,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大量的吸毒者的图片展示,希望能引起他们的关注。但学生除了表示惊讶外,很少有其它的感悟,导致这节课草草收场。通过课后交流才发现:学生觉得吸毒离他们很遥远,所以不感兴趣。相反,他们对身边日常生活中的吸烟酗酒等现象更感兴趣。因此,需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关注点,才能保证教学设计采用的方式和媒体的内容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了解学生的生长点。课堂是活的,永远呈动态,会生成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设计时要注重细节,把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产生的情景尽量多想一些,多找一点对策,这样,当这些“可能”一旦成为事实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由于科学课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于一体,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更需要注重细节,充分准备。
  总之,要紧紧抓住面向全体学生这条主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新颖别致的教学手段,针对难易不同的知识点,根据编者的意图和教材的知识结构,因人而宜地提出不同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获。
  
  三、教学策略——从师生互助的结合点切入
  
  在把握了教材编者的意图和知识结构、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剩下的工作就是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了,也就是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学策略的选择,要建立在你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来确定。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七年级的学生适合像七年级教材中《地形的类型》这一节,教材是要求学生观察五张图片来了解地表形态。但这种活动很容易流于形式。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我们可以用实际的照片来代替书上的图片。我们可以找出每种地形的实物照片2~3张,那么每10~15张照片为一组。然后把这些照片冲洗出来。上课时我们就用照片代替图片,让学生分组帮照片找朋友。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首先会被这些美丽的照片所吸引,从而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由于每组照片都有10~15张,所以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拿到2~3张。这样就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欣赏、观察它们,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活动要求帮照片找朋友,所以学生之间必须相互交流合作才能完成任务。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对五种地形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各种地形本质特征的掌握。同时利用七年级学生小,爱图画的特点,可以进一步让他们对各种地形按自己的理解来“涂鸦”,这样就会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韵味。
  除了以上几方面外,科学课的教学设计还要注重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掌握每个部分各自的特点、功能和方法,还应对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有深刻的认识,懂得每一部分和整体目标的联系,这样才能从整体出发,达到整体最优。只有把教学设计作为一种科学研究工作来对待,在研究中体验成功教学中点滴的收获与进步带来的快乐,使教学设计和教学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真正促进教学效果和自身素养的提升,最终走上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参考文献:
  [1] 吴先沛.在初中科学课中如何运用讨论进行教学.新课程[J].2007(5),P80-83.
  [2] 朱利娜,樊琪.科学课中的情感教学.科学课[J].2005(3),P32-33.
  [3] 黄颖.初中科学课教育价值的取向及其实现的基本策略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 孙作江.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科学课的教学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