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新课改中“问题教学”的“问题”反思

作者:李小兰




  新课程改革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反对一言堂,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于是在课堂上,问题教学得到了空前重视。这样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但是,目前反思“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少:
  
  反思一:过滥的“问题”教学
  
  新课改倡导问题教学、师生互动,但很多课堂陷入一个模式,一连串的问题贯穿课堂始终,以问代讲,以问代学,不该问的也问,没有疑问也问,仿佛整堂课就是为问题而存在的。曾经听过一堂公开课,整节课教师共计提了21个问题,气氛看似热烈而生动。但是,这节课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没有完成。在对教师提的21个问题做了详细分析后,专家认为,“假问题”太多、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问题没有思考的空间,是教学失效的主因。
  以语文学科为例,一堂“问题”颇多、热闹非凡的语文课未必是好课。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人文熏陶,以及人文熏陶背后激发学生有分量的思考。课堂成了“问题”场,热闹非凡但却肤浅,这种课显然达不到教学要求,也是对课改精神的误读。
  
  反思二:问题教学不等于提问
  
  高质量的问题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设置情景,在学生想明白而又不明白、想知道而又不知道、口欲言而又不能的时候巧妙设问,给学生创造、探究的点拨。
  但是,在问题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教师却把问题教学等同于提问,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问答都看作是启发式下的对话,这其实是对问题教学的误读。简单的课堂提问,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解放,而教师的思路又局限于教师自身的体验。这种一问一答从表面上看是热闹非凡,但这种貌似启发式的问答其实也是一种独白,只是披上了“问题”的外衣而已。所以,提问≠问题教学。
  
  反思三:应重视问题的“生成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是一个人对未知的思考,是对现象的质疑,是对事物的探索。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对已知和未知的问题提出疑问,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必要手段。
  问答教学中师生间的问答机会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非常踊跃,但实际上学生的表达和发言大都是在教师的“点拨”下进行的。一堂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课,老师按照“where——when——who——why——what”的问题教学模式把课堂主体内容分为“地点”、“时间”、“人物”、“原因”、“过程”几个板块内容,教学过程在老师的精心设问下开展。
  反思这样的课堂,教师预设好问题,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回答,这样的课堂能反映学生的主体地位吗?忽视“生成性”的问题教学中,学生只是负责回答教师提问的配角,处于从属地位,主体地位是得不到有效体现的。新课改理念下的问题教学不是“师指向生”的单向性话语行为,在这种教学中,教、学双方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提问要注意“生成性”,不能违背平等交流的原则。否则,这样的问题教学之下的师生交流就是残缺的。和学生交朋友,把学生装在自己的心里,经常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帮助学生,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知学生之所知,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需。这样才能使学生克服害怕、害羞的心理,是他们在课堂上(课堂外)敢说,敢问,才能改变教师问学生的现象,才能培养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达到创新的目的。
  
  反思四:应注意问题的价值导向
  
  一位语文教师在上《项链》的公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玛蒂尔德不选择用十年的艰辛来偿付项链的债务时,还有其他什么办法?于是,同学门纷纷发表意见,有的提出要隐姓埋名,远走他乡;有的提出要傍大款,利用美色来偿还债务;有的甚至还提出出卖自己的肉体来还债。老师在学生讨论后,竟然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问题教学意味着教师丧失基本的价值导向,那这样的问题教学不要也罢!
  问题教学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大胆、创新地回答课堂上的问题,但这并不等于在“大是大非”面前含糊不清,向学生妥协。新课改中的问题教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好问题的价值导向,这点我们责无旁贷。此外,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还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要以为学生提的问题太简单就怪罪学生没有学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恰当,甚至哪怕是错误的,教师应该给予指导、帮助。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及时给予解答,复杂的、困难的、暂时答不出的,教师要向学生说明,不能不懂装懂,蒙骗学生。
  总之,我们在进行问题教学的时候,应该努力思考、改进,去除浮夸、草率,屏弃“追风头”、“赶时髦”,使我们的教育在问题教学的指导下焕发出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