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基于问题解决的教研活动

作者:王小未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科教研活动越来越被学校重视,各学校的学科教研活动也都按计划有序地进行着。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学校设置了教研组,开展了教研活动,是否就意味着教师专业真正得到发展?学科教研活动应该怎样开展才有效?综观各学校的教研活动,虽然都有各自的特点,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就其形式、内容、性质而言,都是行政意义上的教研活动,而不是基于教师问题解决的教研活动。要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学校的学科教研活动应该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教研活动。
  
  一、基于问题解决的教研活动的特征
  
  我们知道,医生会诊病人有专门的医疗小组,他们也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医生教研活动的目的是医治患者,同时促进医生专业的提高。而学校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这一点与眼下许多学校的教研活动是一致的。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医生会诊式的教研活动与学校教研活动相比有着显著的优点,即医生的活动是基于病人疾病的根治,本质上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而许多学校的教研活动往往是流于形式。因此,两者在其本质、特征、结果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二、问题解决的教研活动的开展
  
  1.教研活动应重新理解教师的专业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对“教师”的定义是,教师是一种专业,是一种学习的专业,是一种终生学习的专业。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成为一种专业。而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常常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知识的冰山模型说认为,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由明言知识和默会知识两部分组成。明言知识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具有可编码、可传递、可反思的特点;而默会知识本质是理解和领悟能力,有赖于教师的经验,往往是嵌入教育实践活动中。课程论认为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顿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的明言知识实际上只是其知识的冰山一角。
  
  有的教师善于言表、交流,善于总结和表达自己的教育经验,而有的教师虽然教育经验很丰富,但因为其知识结构中以默会知识为主,不善于言传,无法表达和交流其教育经验,其优秀的教育资源会随着其离开教育岗位而流失。因此,我们的教研活动,应该重新理解教师的专业学习。让教材中的明言知识通过专业学习、听讲座、导师言传等途径成为教师自己的明言知识;让明言知识通过教育实践融会贯通内化为自己的默会知识;让默会知识在导师的带领下,通过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等意会为自己特有的默会知识;让默会知识经过交流、反思使之逐步清晰,从而外显为可共享的明言知识。教师的成长是复杂的,教研活动的开展应该是丰富多样的,灵活务实的,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听课评课或传达主管部门的政策决议。这样,教师可以听中学、做中学;将听懂的东西做出来,把做好的东西说出来。真正达到知识共享、专业发展的目的。
  
  2.教研活动应重视同事互助的专业引领
  学科教研活动必须高度重视同事间互助指导。教师的教育,目前都是以理论、经验为依托的课程培训为主,指望教师们“听了能懂,懂了会用”。可是“听了未必接受”,“接受了未必会用”这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参与讲授为主的培训后,都很难把听来的理论和技能运用到日常教学上,这已成为难以消解的困惑,那么如何消解这一困惑呢?研究发现,教师在课程培训的同时,如参与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有75% 的人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的内容;否则只有15%悟性较高的人能有同样的表现。这告诉我们,同事间互助指导的作用远胜于单元式的工作坊。所以,学科教研活动必须高度重视同事间互助指导。通过让青年教师与名师、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结对,在与师傅互助对话中吸收教育教学的经验;以开设示范课、汇报课、教学比武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以头脑风暴、教育教学座谈、读书报告、教育论坛等活动,促进教师反思提高。
  同事互助还需专业引领。根据长期以来中小学的经验,同层级的横向支援,明显缺少纵向的引领,尤其是在当今课程发展正处于大变动的时期,先进的理念如若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没有课程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的专业引领,那么,简单的同事互助就等于“萝卜烧萝卜”,最终还是萝卜的味道。如果有教育专家的现场指导,就同于“骨头烧萝卜”,萝卜里有骨头的味道,教师成长的效果显而易见。而案例讨论式教学是一种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也是专业引领下的同伴互助的重要途径。案例讨论能促进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这种方法最早应用于律师与医生的培养,20世纪70年代以后,案例讨论被移用到教师培训中来。
  当然,案例讨论还需要教师的行为跟进,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毕竟与医生、律师、工程师有所不同。后者技术含量高、以文本知识为主,前者工艺性特别讲究、以经验知识为主;后者采用书面个案讨论的学习与培训方式很难有所建树,而前者还需在反复实践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事实表明,“同样的教案不能复制出同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培训仅用案例讨论的形式,成效远不如其他职业那样突出。因此,案例讨论还需要教师有积极的行为跟进。学校应有相应激励措施,教研活动应该引导教师撰写教后记、教育随笔、教育案例、教育叙事、课堂故事、教学反思、教学日记等,推进教师完成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3.教研组活动应从教师成长的需求出发
  首先是教师需要主体与外来指导相结合。对“教研活动中你最想得到的帮助是什么?”和“你在教研活动中实际得到的帮助是什么?”两个问题进行调查发现,教师最想得到的帮助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支持”,而这又恰恰是在实际活动中得到帮助最少的,专业支持的需求和实际的反差如此强烈。
  所以,学科教研活动应该着眼于教师主体与外来指导相结合。活动应搭建多种平台,让教师有更多的与专业研究人员对话机会。可以在学校里开设教育论坛,教师大讲坛等;可以将教师送出去进行培训学习;也可以创设条件将教授、专家、教研员请进学校进行指导。努力达成教师的主体和外来指导的一致性,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其次是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眼下的学科教研活动,多是校内同学科教师参与的听课评课活动,其结果最多是复制一个年轻的老教师,教师专业很难突破。课程专家针对“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专业指导对教师的帮助最大?”的问题在中学教师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最需要的是“有课改专家与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和“有经验丰富的同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导”。因而,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例研讨应有专业引领,应该聘请课程专家、教研员、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参与现场指导,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三是教师需要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目前,同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是学科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当前教研活动中突出的问题是“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 ,“质疑别人的经验和做法”不足。课堂教学评价时,往往是讲优点的多,讲缺点的少,偶尔指出所谓缺点也是不涉及问题的本质,并且是破坏有余,建构不足。而且评课之后,就没有下文,很难观察到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在这一点上,医生对病人的医治活动,更多的是关注过程的观察和行为的改进。显然,这样的听课、评课活动没有医学来的专业和有效。针对“哪种听课、评课方式对教师帮助最大?”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57.7%教师认为“专家、优秀教师和自己合作备课、听课、评课,并进行适时的研究改进”对自己的帮助最大。而由专家、优秀教师参与和自己合作备课、研究改进的活动,恰恰是当前教研活动中最薄弱的。
  学科教学活动需要专家、优秀教师等参与共同开发。集体备课要“三定六统一”,“三定”即定时间、内容、主备教师;“六统一”即统一进度要求、重难点、典型例题、分层作业、测试、教学资料。做到一节课,三次备课: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我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改方案;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经反思整改后再教学,再总结。
  课堂观察有助于改进教学行为。大多数的评课活动,由于没有明确的专业分工,教师观察时越想面面俱到,越是看不到问题的本质,评课时自然是泛而不精,对教师今后教学行为的改进并无大益。因而,在评课之前,需要对听课教师的观察内容进行专业分工。要求每位教师在整个听课过程中只观察上课教师的以下某一个维度:手段、语言、结构、活动设计、课程意识、教学意识、预设与生成、教师机智、提问、引导、理答……等,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专业点评。教师的教学活动如果能得到持续、有效地观察,能及时地反思、改进教学行为,那么人人就可以成为优秀教师。
  以学校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研活动途径很多,但只有基于教师需求的教研活动,才是真正基于问题解决的教研活动,教师的专业也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