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如何拓宽历史学科的生存空间

作者:唐 琪




  长期以来,历史都被作为一门智慧的学科,开启人的心智,丰富人的经验,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健全人格。但近年来的历史教学似乎走进误区:历史学得好不好在于考试分数高不高,考试分数高不高在于教材背得熟不熟。“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早该被淘汰的概念却依然根植在历史教学中。似乎历史学存在的唯一价值就在于考试,历史学存在的唯一空间也在于考试。好像如果没有那些形形色色的中考、会考、高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历史学就没有存在于中学教育的必要性了。
  为考而学,因考试而存在,这已成为人文学科共同的悲哀。考试作为一门学科的唯一价值所在,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难怪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尤其是理科生)撇开了考试,就再也找不到历史学的价值所在。而面对历史学狭小的生存空间和苍白的价值所在,教师纵然口吐莲花,讲述历史学的千般好万般美,也只是流于说教,不会在学生中引起多少共鸣。
  那么,历史学的生存空间怎样才能拓宽?历史学如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存在?关键是要将历史学真正的价值展示出来。而要真正展示历史学的价值,单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够的。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住一些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论,历史学对他们来讲仍然是死板的文字,空洞的说教。要展示历史学的真正存在价值,就要超越教材,让学生加入到探索历史的行列中来,在探索中激发求知的兴趣,在探索中看清完整的历史,在探索中培养出对历史学真正的热爱。在这一模式下,历史不再仅是作为识记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作为探索的对象。单纯的死记硬背只会让历史死亡,而研究学习则会让历史复生;单纯的考试只能让历史成为一张干瘪的皮,而探索性学习则将历史从各个不同层面完整展现,变得生气勃勃、意趣盎然。
  新的历史教学对历史教师要求更高。历史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超越之我,建构师生互动竞争的良性教学循环上升模式。当然,要实现这一模式,学校、社会的硬件、软件配套也要相应提升到一个高度,给予学生的自主时间也应比现在的教学要更多。
  在新的历史教学模式下,历史教学将容纳更多的因素,生存空间也将大幅度拓宽。历史教学也会涉及到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的各个层面。对于古代史部分,由于史料的相对单一,观点的相对统一,教学中可更多地穿插进历史剧表演的方式。教师提供范围和参考资料,学生自己筛选所需资料,自己编写剧本,自己排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基础史识,又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则要注意适时适当地做出指导、引导、分析、评价、总结,还给学生一个更为真实的历史;对于近代史部分,由于距今不远,可较多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如抗日战争史,学生可向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询问,可在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或网上查询,甚至可利用节假日实地调查考证。通过调查,学生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也会从中体味到复原再现历史的乐趣,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教师在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命题、分工安排和总结。调查最好小而深(选题小,研究深),不能一味追求大,学生在调查中必须要有所收获;对于现当代史部分,最好多采用辩论、讨论的方式。现当代史是发生在不久之前或刚刚发生的事,学生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等了解掌握丰富的资料,拥有充足的论据用于辩论。通过辩论或讨论,学生对身边的世界将有更深重的责任感,更理智的认识,更全面的了解。在辩论或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担当好主持人的角色,理清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解除疑团,但切忌人为强行统一观点。在以上这些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热情的鼓励。
  显然,这种教学局面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实现,它既要求教师转变“守成”的意识,又要求学生转变“应试”的观念,还要调整现有的教学时间分配,其过程必然是漫长而艰辛,需师生都付出加倍的努力,共同在探索中发现、创新、理解、欣赏、超越、完善。也只有这一教学模式建立成熟了,历史学乃至其他类似的人文学科才能展示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所在,才能走出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尴尬,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存空间。
  对于历史人物,我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是脸谱式固定化的认识:非正即邪,英雄无缺点,恶人无优点。每一个人,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拥有复杂的人性。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人物,颂扬人性的善,鞭挞人性的恶,是教师身上的重任。同时,教师还有责任在教学中使学生的心灵趋向善,唾弃恶,选择美好,摒弃丑陋,使学生在学习探索中日益拥有健全的品性。